戏曲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创造了富于美感的各色人物形象,但在生活中却还是一位凡人,或者说往往更是一位烦恼更多的凡人。如何使得生活中的凡人和舞台上各色才子佳人、贤士高官及其他或正或邪的不同角色有机地对接起来,更是亟需在传记写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难关。
评传包括家族身世、教育承传、艺术人生和舞台创造等部分,也酌选精彩而有历史价值的照片,以期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评传强调文献记载、口述历史与适度评述相结合。附录包括大事年表、研究篇目等。每位传主的评传大约20万字,俱以单行本方式印行出版。
本套丛书所收人物的时间跨度,尽管曾上溯到同光十三绝时期,但总体上还是聚焦于20世纪初叶到21世纪初叶。百年之间风云变幻,梨园天地名家辈出。区区一套丛书,尽管编者力图使之相对完整系统一些,但难免挂一漏万、沧海遗珠。即便收入本丛书中的名家大师,由于多侧面历史的诸多误会以及材料的相对匮乏,由于诸多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年轻人的参与,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尚求方家不吝指正,遂使学问一道有所长进,梨园群星光芒璀璨。这也正好呼应了马克思的人物传记理想,那就是写人物应当从感情气势上具备“强烈色彩”、“栩栩如生”,力求达到恩格斯关于人物形象应当“光芒夺目”的审美理想。
尽管为梨园界的艺术家们作传,从理论上看厥功甚伟;但是实际工作却常常会举步维艰。甚至梨园界的一些同仁乃至某些传主的家属学生,也都会存在着不一致的想法。尽管前路漫漫、云雾遮蔽,甚至常常会山重水复、坎坷难行,但是坚定的追求者和行路人还是会历经千辛万苦,抹去一路风尘,汇聚文章锦绣,迎来晨曦微明。
彼时彼刻,仰望戏曲艺术的长天之上,那一颗颗晶莹的晨星正在深情地闪烁着动人的光华。晨钟响起,无限芳馨远播,那正是全体传记写作人和得以分享传记的读书人,以及关心本套丛书的戏迷和社会各界朋友们的无量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