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译文社积极致力于规划和着手实施大型工具书产品的全面数字化改造,把前期工作中对工具书编纂方式的改造推进到产品层面,把数字化的编纂在具体产品中呈现出来。自2014年8月启动以来,《英汉大词典》第三版编纂工程已完成数字编纂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正不断尝试透过互联网的开放平台,实现词典编纂专家和词典使用群体的互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为《英汉大词典》第三版编纂工程打造的读者融入计划将于10月发布一款微应用。届时,全球读者都可通过互联网渠道来提供编纂词典的语言素材,致力于打造新世纪东方语言文明的丰碑。
在坚持自己的专业和品牌的基础上,上海译文出版社致力于高品质的内容提供,正在向多媒体、全版权的方向运营和发展。
“译文的书”APP发布会精彩摘录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
我们认为人们阅读的需求虽然方式会改变,但是总体来说阅读的需求并不会改变。所以出版还是永远存在的,只不过它的载体随着艺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出版社里讲需要变化的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觉得在未来出版社不仅要能够提供原来传统的纸制图书,还要提供更多的适应新的阅读方式的这种阅读产品。
现在在新的阅读环境下,在新的出版领域当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塑造我们的品牌。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对出版来说,变化是从原来读书的市场转变到阅读服务的各个领域的市场,读者的需求到哪里,出版社的提供能力应该就要到哪里。这张图展示的就是未来出版,除了纸制书之外在各种各样的屏上也是我们重要的出版阵地。
我们的APP和其他出版社的APP出发点有一些什么不同?“译文的书”是译文出版社整体出版社数字业务转型的一个载体,是想把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功能集中到这个平台上,使它成为译文出版社未来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门户。第一个功能是自媒体。把自有自媒体的功能集成到这个平台上去,使读者眼球、关注度、流量能够吸引聚焦到这个APP上面。
第二项功能是电子书的销售。我们的电子书都是由编辑进行了精加工以后重新排版重新设计,封面、内容、数据、版权页、版式全是经过精加工,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像阅读译文出版社的纸制书那样的感受,把这种感受移到电子书上来,在电子书上同样能够获得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个未来的设想,也是这个平台我们打算要让它集成的一个功能,就是电子商务。希望所有的读者看到我们的图书信息,参与到我们图书的营销工作当中去。 数字出版部的产品经理邵明鉴:
说到设计主要代表这个APP的主要基调和用户体验,我们觉得作为一个阅读的APP它的体验确实有时候比它内容是什么要更重要一些,它用起来是什么感觉,这也传达出了我们想给读者带来什么。
这个LOGO满足了我们做这个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首先从品牌上完成了译文出版社的社标,有一些隐喻的元素,上面有一个橙色的部分其实是一个书签,就象征一个阅读的元素,预示着我们要做跟阅读有关的事情。在情感上就传递了我们在数字时代扬帆启航的想法。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祝学军: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译文的书”APP上线这样一个出版工作的推进,我们感到译文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目标是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用自媒体、电商网络数字产品、媒体三个支柱,构建比较完整的出版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灵活的内容发布方式+可靠的赢利模式为特征的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这样一个出版模式,我们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
译文出版社作为一家传统的大型的品牌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这条路上已经积极的布局多年。今天“译文的书”APP上线,可以说标志已经摸索出了清晰可行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这不仅依赖于译文出版社几十年来对图书版权的细心的经营和维护,更在于他们的前瞻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一点特别的难能可贵,就是译文出版社在搭建“译文的书”APP架构的时候,不仅考虑到数字出版物的销售,还花了大量的精力搭建与读者互动的平台,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出版信息,生动的作品解读,有趣的编辑故事和及时的活动分享。就像刚才韩卫东社长讲的,这个对于优化在读者当中传扬译文出版社的品牌是非常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