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原创绘本4大出版风向

    第一期,我们选择以原创图画书作为首个篇目,有其背后的缘由。近年,国内的童书市场异常兴旺,原创力量的生长缓慢但却关乎未来整个童书出版的后劲。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本土原创童书目前正呈现出破茧成蝶的态势,一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在不断地涌现。此间,原创图画书因其在国内特殊的发展历程而备受瞩目,尤其是2015年,包括北京蒲蒲兰文化、接力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新疆青少社等在内的多家出版机构在原创图画书上的发力,让这个市场显露了收获的曙光。

  讲述有时代感的中国故事

  与前几年业界对于原创图画书过多关注传统题材颇有质疑不同的是,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都在力证立足本土,说中国故事的绘本仍大有前途。充满中国传统意蕴风格的图画书表现了中国艺术特有的美感。不同于引进版童书的风格,中国艺术的内敛和形式感丰富了孩子们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汉字、民俗、节日、古代传说等题材成为当下让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通道。北京蒲蒲兰文化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打磨了20种原创绘本,其中《荷花镇的早市》《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悟空,乖!》聚焦中国文化题材的原创作品版权已输出到日本,《荷塘月色》首发式当日版权就被我国台湾的出版社买走。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近两年出版的原创图画书在选题内容上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新疆本土文化素材为主线,例如“国粹戏剧图画书”系列以表现中国传统戏剧故事内容为主,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要风格;“‘故事中国’图画书”系列以表现中国传统符号为主,采用水墨画风;“‘小时候’中国图画书”系列以表现老北京食俗文化、市井风貌为主,主要采用水粉加色铅笔绘图。“国粹戏剧图画书”系列于2014年11月上市,2015年1月重印。“故事中国图画书”系列首印5000册,2015年1月再版。《我有友情要出租》于2013年2月上市,2015年1月印数已达20万册。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提及的风向是“中国故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文本的直接移植,但凡市面上的拔尖畅销原创绘本,都是根据儿童的认知喜好和当下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多年的再创作而成。

  高品质立体出版策略

  中国本土儿童作家的作品更贴合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心理需求,母语的亲切感也拉近了作品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而展现母语的方式除了图文绘本,还可以添加高品质的音乐和视听故事产品。据记者了解,市面上适合儿童的高品质音乐专辑并不多,仅以2014年的原创绘本畅销品和英童书──《永远的杨唤》为例,从书中附赠儿童音乐CD与别册即可看出,该市场潜力巨大。但记者此前采访和英童书总编辑时她表示,公司仅推出“小球听民乐系列”的同名CD就耗资几百万,投入相当大。可见原创图画书不仅仅在培育作者和题材上要冒很大风险,若想进一步配套相关产品,更需要通盘考虑。但风险往往会伴随高的回报率,“小球听民乐系列”和“米米系列”在国内的销量就相当可观,早已投资成本,并成为常销品种。此外,像启发文化出品的《新学堂歌》,将绘本与音乐教育结合在一起,也是跨界艺术整合的典范。

  图画书与儿童教育相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原创图画书大约20种,销售最好的有2010年出版的《快乐识字童话绘本(第一辑)》,已销售上百万册;2012年出版的《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销售60万册;2013年出版的“馒头宝宝”系列,已销售30万册;2014年底出版的《九色鹿(精装全本)》,上市3个月售出2万册。北师大社的优势在教育资源,而旗下的原创图画书出版更是据此摸索出一条主线——不仅为读者提供图画书产品,更提供图画书阅读和图画书教育服务。可以说,该社所有的原创图画书背后都有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支撑。比如,保冬妮的“0~10岁关键期的关键阅读”系列作品,遵循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脉络,用图画书这种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形式,鲜活再现了当代中国家庭的儿童生活,把绘本阅读和儿童关键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王早早的“中国记忆”系列作品,则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当代儿童生活故事,唤起了无数家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唤醒了“70后”、“80后”家长的儿时记忆。

  功能图画书兴起

  近年,国内图画书的创作更加多元化,更多的作家、画家投入到图画书的创作中来,原创图画书的出版品种也屡创新高。在这个基础上,也出现了图画书题材内容和创作方式的新变化、新格局。从大的方向来看,可以把图画书区分为艺术图画书和功能图画书两种。以前更多的是艺术图画书,但现在功能图画书也逐渐兴盛。从读者群体上区分,艺术图画书的读者需要更高的欣赏水平,需要评论家、专家的解读和指导,普通读者才能领会书中的深意。而功能图画书的读者群更加广泛,家长和孩子更容易理解图书的内容和指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