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那些高段位美食书
《天天见面》
作为客居成都的外乡人朱晓剑,他的血脉早已和成都融为一体。因此,这本《天天见面》,就是以成都为主线索展开的。成都号称“休闲之都”,自然也是美食云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名扬遐迩的川菜,也有分布在大街小巷中的众多小面馆。草根出身的朱晓剑,喜欢这些偏居街巷、条件简陋、其貌不扬的面馆。
有时,人生也会有很多转弯处,有意外,这才会让生活生出更多的精彩。偶然在街头相遇不同的面馆也是寻找不同的风景。这里所倡导的面条哲学是,在日常中见出性情:在不同的面食中,我们同样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快活馋》
这本书,是两位豆瓣大神“风行水上”(原名高军)和“张唐”(原名徐路)合作完成。由高军的“画厨”和徐路的“杀馋”两部分组成,前者侧重描画吃货们的神韵,后者意在呈现吃货们关于吃的发明,堪称大隐于市的草根美食。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书里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神的拉面》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发掘美食的旅行”,73岁“新人作家”多纪光如是说。早年的上班族生活让他有机会巡游各国,品尝到各地美食。退休后,老人决定把这场美食之旅记录下来。
这是一本爆笑短篇小说集,有6个短篇小故事。每个故事的名字,看上去也都很好吃:“美味诱人的玛利亚”、“飞天仙人食”、“萤火虫与西兰花汤”……你打开书,期待着这些美食菜谱变成扑面而来的饭香;可不知道哪里出了错,书里劈头盖脸砸出来的,竟然是恐惧和无奈。
没有高贵的下午茶,没有新鲜出炉的马卡龙,没有入口即化的和牛,也没有深夜食堂里那碗温暖人心的黄油拉面。道德、良知、善恶、爱情,还有生与死的本能,这些才是顶级奢侈的下酒菜。
《我的音乐厨房》
这是一本将美食与音乐结合起来的书,作者韩良忆在多年钻研美食的过程中,在烹饪与用餐时根据食物特性来搭配不同音乐的尝试。书中内容正是她多年来总结的精华,包括烹饪心得、音乐搭配选择、简单易做的食谱,以及关于这些食物与音乐的故事。同时,她也生动介绍了众多相关的音乐家和音乐专辑,其中当然少不了各种典故和八卦。
不同于其他美食书、菜谱或杂志,《我的音乐厨房》里的所有菜品都是真实的呈现,完全未经喷蜡等处理,摄影师更非专业,就是韩良忆的丈夫约柏本人。只要读者分得清盐和糖,炒个青菜不会炸掉厨房,那么书中所有的菜,大部分读者都是能做得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