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是我的提亲礼物

    现场,有一个学生提问,在当时,叶永烈是哪里来的想象力,怎么能在50多年前就预见了现代的生活?叶永烈笑,“当时我正在北京上学,因为家离得远,所以我大学有三年都没有回家过。每年暑假,我基本上都在北大的图书馆里度过。”叶永烈说,虽然那个时代物质条件很匮乏,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却很“旺盛”。“当时图书馆里什么书都有,有人文、物理、化学等等,每天我一早起来就去图书馆里泡着,基本上都能泡一天,什么类型的书都看,无形中我的知识面就被拓宽了。”

    对于现在的学生,叶永烈认为,在学习上要真正做到“文理不分科”。“我觉得一个人的视野最好是‘广角镜头’,不要成为‘专家’而要成为‘杂家’。”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