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负鼠”托·斯·艾略特

  1964年9月14日,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颁奖词说:“他是一位诗人和批评家,融汇了智力与想象、传统与创新,在一个变革时代,他为世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现代主义革命

  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罗姆说:“你也许跟艾略特的评论搏斗了很久,但仍然终生迷恋他最好的诗作。《荒原》和《阿尔弗雷德·普罗弗洛克的情歌》、《一个哭泣的年轻姑娘》、《空心人》、《三圣人的旅程》等,艾略特最不朽的诗作的名单上,也许还可以再加上《小老头》和《小吉丁》。但刚才列举的5首诗是他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成就。”

  艾略特令人难忘的诗句包括:“历史有许多捉弄人的通道,精心设计的走廊、出口,用窃窃私语的野心欺骗我们,又用虚荣引导我们。想一想,我们注意力分散时她就给,而她给的东西,又在如此微妙的混乱中给,因此给更使人们感到乏。”(《小老头》)“4月是最残忍的月份,从死去的土地里培育出丁香,把记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搅动迟钝的根蒂。”(《荒原》)“世界就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声响,而是嘘的一声。”(《空心人》)美国艺术评论家罗杰·金博尔说:“艾略特的诗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心智装备,它们唤起的现实是我们的现实。他的诗句回响在20世纪的文学想象中,它们不仅是令人难忘的演说,还是存在的路标和里程碑。”

  艾略特早期的诗歌是都市的、反讽的,充满高雅的倦怠(警觉、烦忧、彷徨)。这种风格惹恼了不喜欢反讽的乔治王时代的趣味。《荒原》因为怀疑时代、为迷失的一代代言、对前辈感到幻灭而受到右翼的憎恨。但这首诗发表后,艾略特已经告别了诗中绝望的态度。《荒原》主要是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干预的结果。庞德把这首诗从原来的大约1000行删到433行,修改了几个重要的措辞,还弱化了其宗教成分。庞德的编辑工作终结于《空心人》。艾略特诗歌和生活中的宗教维度变得越来越突出,他拒斥了现代主义,转向了中世纪性质。他后来的诗歌在结构上是现代主义的,但在态度上背离了现代主义者的预设。1928年,艾略特在文章中说,现代主义是“心智的枯萎”。《四首四重奏》受到信徒们的欢迎和人文主义者的谴责。艾略特的诗很容易成为批评者的目标,其语句和语调非常特别,甚至有些矫揉造作,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戏仿。《空心人》的最后一节是:“在思想和现实中间,在动机和行为中间落下了阴影。在概念和创造中间,在情感和反应中间落下了阴影。在欲望和痉挛中间,在潜在和存在中间,在精华和糟粕中间,落下了阴影。”有人戏仿道:“在神秘和欺骗,在繁殖和分化中间,伦敦塔倒掉了……停止流血……停止呼吸……嘭!”

  《荒原》发表于1922年1月24日,一个多星期后,2月2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哈佛大学英语教授路易斯·梅南德说:“庞德认为,艾略特给他们的运动树立了一座纪念碑。这是一场怎样的革命?现代主义作家们把文学引向了内心和下半身,引向头脑中和腰部以下发生的事情。这是读者体验到的现代主义,也是现代主义著作招致审查的原因。”对现代主义作家来说,现代主义主要是技巧问题。现代化不是制造出新的东西,而是使旧的东西跟上时代。《普罗弗洛克》是一篇戏剧化的独白,一种标准的19世纪的诗歌类型。这种形式有着内在的紧张,独白者的呈现和读者看到的东西之间的紧张。在《普罗弗洛克》中,紧张是由语调变化创造出来的:标题本身,出其不意地从《地狱篇》中引用的意大利文,诗的开头把黄昏比作一个被麻醉的病人,两次说到“房间里女人们来往穿梭,谈论着米开朗琪罗”,它们像是属于另一首诗,被没来由地拿过来的叠句。它像一幅立体主义肖像。艾略特取了一种原始的东西,用当代的习惯用语加以改造,就像毕加索用非洲面具画妓女的肖像,乔伊斯将奥德赛置于尤利西斯之下。在庞德和艾略特看来,重要的是能看到当代皮肤下面旧东西的骨头。

  艾略特写诗时经常引用他人的诗。《伯班克》一共32行,许多地方借用或暗指了其他10多个文本。这些文本大多跟《伯班克》的背景威尼斯有关。艾略特只是把挂毯翻了一面,把背景放到了前景中。他写的关于威尼斯的诗,也是关于威尼斯的诗的诗。经常有人指责艾略特剽窃,这让他开心,他还加了一些批评家看不出来引自何处的引语。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