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任溶溶

  几年前的一个中午,我们夫妇携女儿旦旦,到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新雅粤菜馆就餐。刚点完菜,只见一位高个的中年人搀扶着一位老人进来,在我们邻座坐下。老人慈容圆满,额头宽大,虽银发稀疏,却精神矍铄,戴着一副大镜片眼镜,一派儒士风范。一见老人进来,年长的大堂女经理便主动前来招呼,看来与两位客人相熟。老人不用菜谱不假思索地点上了几个菜。女经理笑盈盈地下了单。

  我知道来新雅的广东老食客不少,便好奇地注意起老人要的什么菜。不上鸡鸭鱼肉,上的是一盘虾仁炒面,一盘生煎包,好像还上了一两盘什么菜,我记不得了。新奇的是,女经理还同时送上两盒已打好包的叉烧包,看来是老顾客老规矩。当老先生刚动筷,看到邻座我的女儿时,目光顿时亮了起来,笑着问:“小朋友,几岁了?读几年级啊?”女儿叫过“爷爷好”,我也站了起来以茶代酒敬了老先生,我们便边吃边聊了起来。当我告诉他,我母亲是广东顺德人,生前很喜欢到新雅和大三元吃饭,老人突然改用一口纯正的广州话说,我也是广东人,喜欢吃啊!经常吃得身无分文,我老母叫我“脱底棺材”。接着,他如数家珍地说起老上海好几家有名的粤菜馆,惋惜真正的老字号都在消失,现在只好跑到仅剩的新雅来解解馋了。我说我老母活了九十四岁,来上海六十年,就是喜欢家乡菜。老人说广东人喜欢吃,好,长命,他父母都活过八九十岁,他也八十多了。老人的爽朗幽默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老人又望着我女儿问:“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啊?看不看课外书啊?”我夫人脱口而出,说刚买了任溶溶翻译《夏洛的网》……正在看哪。老人突然兴奋起来,指着自己的鼻子狡黠地问:“知道我是谁吗?”我们揺摇头,他哈哈大笑:“我是任溶溶。”哇!老人就是任溶溶,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我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夏洛的网》正是老人新翻译出版的畅销儿童书。我对任老说,我们这一代都是读着您的书长大的,你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太有意思了,至今我还注意工作中不要犯这种错误。您写了翻译了那么多书,影响了一代也教育了一代,今天见到您太幸运了!老人谦虚地说,不敢当,我最喜欢孩子,为孩子写作我最开心,大家叫我“老顽童”。我说,现在的教育很成问题,回家作业多得不得了,小孩哪有时间看课外书。老人说,不但小孩看书少了,为儿童写书的作者也少了。现在的小孩一点也不开心。老人的担忧溢于言表。我告诉他,是我一个记者朋友推荐买您翻译的《夏洛的网》,说同名的书您翻得最好,他是大翻译家草婴的朋友。老人得意洋洋地说,草婴吗,他可是我赤屁股的朋友。我们又笑了起来。

  临别时,我们和老人一起照了相,又拿出纸和笔,请老人为女儿写几个字,老人写下了“旦旦小朋友:祝你学业大进。任溶溶于新雅饭店”。我们祝老人健康长寿,并说一定去看望他。

  与老人惜别后,那位大堂女经理看到我们与老人本不认识,却聊得起劲,还题词照相的,便拉着我悄悄地问,他是谁啊?很有名吗?他经常来。我笑着问,你看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动画片吗?那就是他写的——大名叫“任溶溶”。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