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刊第60期的“养儿育女”系列报道以及“育儿养老大家谈”的讨论,内容翔实,判断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上海现阶段教育支出的实际情况。如果大家看了觉得压力很重的话,不妨仔细研读同期《教育,理性投资是首选》这篇文章,再结合自己家庭的财力和子女的自身特点,在子女教育投资上确定一个合适的定位和整体的规划。 给予子女合适的、力所能及的教育,对于做家长的来说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投资的话,那么受益人是自己的子女,而不是自己。当然,看着子女学业有成,也算是对家长最好的回报。至于自己收益率会是多少,不妨衡量一下你的父母从你那儿得到了多少回报,也就能看出自己将来得到的回报。如果愿意算这笔账,可以多找几个身边的例子看看。尤其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眼看着以后自己的孩子要赡养两位老人的局面,负担定然很重,回报必然打折扣。因此,想以教育作为投资,求得将来收益,应当仔细权衡。 我认为,在子女教育投资上要理性一点,要少一点盲目攀比,做到量力而行,因为投资教育最贵的往往不是最好的,最合适孩子的教育才是最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