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卷)首发式在上海举行

    4.本书的编纂和出版得到国家最高级别资助。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汉竹书整理与研究”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的成果,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出版资助。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和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视。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耿琴代表学校对《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出版致以祝贺,并表示学校和社科部将对出土文献研究所的工作给予更好的配合和支持。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刘钊教授、陈剑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赵平安教授、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吴振武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胡平生研究员、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曹锦炎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陈伟武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一致对《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整理和出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出土文献研究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继续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的方针,使《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成为简帛报告类出版物的典范。

    据朱凤瀚教授介绍,《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在整理编纂中实行各卷编撰者的个人负责制,但每卷书稿付印前,均由出土文献研究所主持召集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各卷编撰者在听取大家意见并作出修订后定稿。这部大型资料集计划分为七卷,自2012年底开始陆续出版,卷次大致按照《汉书?艺文志》“六略”的顺序来编排:第一卷:《苍颉篇》;第二卷:《老子》;第三卷:《周驯》、《赵正书》、子书丛残;第四卷:《妄稽》、《反淫》;第五卷:数术类文献五种,即《荆决》、《六博》、《雨书》、《揕舆》、《节》;第六卷:日书类文献三种,即《日书》、《日忌》、《日约》;第七卷:医方。目前,竹书各种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正在按计划分头进行,除已出版的第二卷《老子》外,第一卷《苍颉篇》和第三卷《周驯》、《赵正书》等文献也已形成初稿,将力争在近期问世。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