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出版社深挖“古资源”

    日前,从上海古籍出版社了解到,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通力合作下,该社的《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16开,全170册)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散失海外的中国珍稀文献出版工程”的最新成果已正式推出,新近推出的还有《俄藏黑水城文献》(19)、《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3)、《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3、4)等著作。

    据介绍,上海古籍社本着“立足传统,服用当下”的理念,一直立足于古籍出版,在古籍出版领域建树颇丰。除上述著作外,该社2013年还将继续积极投身流失海外文献的回归工作,其中《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稀见稿钞校本丛刊》、《朝鲜刊印中国小说珍稀文献丛刊》、《日本国见在书目考证》、《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献》(14、15),《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5、6),“日本中国古籍书志”丛书中的《静嘉堂秘籍志》、《经籍访古志》、《古文旧书考》等著作有望年内问世。

    与此同时,出土文献的整理出版,近年来有力推动了相关学科研究,在前不久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该社就推出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包山楚墓文字全编》、《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等力作,其中《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系首次公布,第二册收录的《老子》与传世文本有较大的出入,必将对先秦研究和中国思想文化史带来极大的推动;而《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和《包山楚墓文字全编》则是在对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充分吸收基础之上的集大成之作,兼具集成性、实用性和工具性。该社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近些年考古材料和出土文献不断涌现的情况,该社将与相关单位合力推出《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殷墟甲骨》、《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二~五)等一大批著作,推动这些珍贵文献的保护与研究。

    在传统典籍的整理出版上,上海古籍社更是不遗余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出版时间最长、品种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文学全书”,《牧斋初学集诗注汇校》、《山谷诗注续补》、《张先词编年校注》等近10个新品种集中亮相前不久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就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而《郑珍全集》、《经典释文》、《佛祖统纪校注》等重要典籍均为首度标点整理出版,必将嘉惠学林。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古籍社不仅注重古籍出版领域的“阳春白雪”,也十分关注大众人文类出版题材。该社充分利用其高质量的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出版资源,推出不少适合当下大众阅读的作品:如在广受好评的《王阳明全集》繁体竖排本基础上,特出简体横排本;“绣像线装名家批评本四大名著”,集合了线装、名家评点、绣像、双色印刷(区分正文和评点)等诸多元素,精心设计版式,精选印装材料,并特别选择在春节前上市,以备广大读者节庆馈赠亲朋和珍藏之需。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