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类型】
低端盗版有迹可循 业内盗印“家贼”难防
盗版是在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对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出版物等进行复制、再分发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读者比较容易从质量、价格、来源几个方面来辨认出盗版书籍。没有版权私自印刷是盗版的最主要标志,小作坊经营是低端盗版图书的主要生产地,仅仅利用一台电脑、一台影印机和一台印刷机便可生产出纸张粗糙、错字较多的盗版书籍,而价格低是读者购买这一类书籍的主要原因;最为猖獗的盗版活动发生在规模较大的地下工厂和印刷厂,他们的设备先进,在编排、制版、上色方面较为正规,普通读者虽然难以从图书外表分辨出真伪,但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仍旧可以避免买到这样的盗版书籍。
而真正隐藏正版背后,令得不少读者乃至业界人士也甚难分辨的,则是“盗印”行为。莫言书籍大热之后,很多出版商不愿意放过莫言这棵“摇钱树”,让盗印的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某些正规出版商也急昏了头。莫言作品责编红雪透露,目前至少有15至16家出版社都在莫言许可之外进行印刷和销售,其中不乏大社身影,情节恶劣者,更是其授权合同在2003年已经过期,且在这近十年间并未续约,却以“清库存”的名义继续销售莫言作品。正如这一出版社“清库存”的说辞,盗印行为多被各种借口所掩饰。莫言全版权签约商北京精典博维对这一现状正在加大力度打击,现在已经有四到五家非法盗印的出版社与精典博维进行面对面交涉,正在考虑将续约抬上日程,“我们最希望的还是通过这个行业内的道德来解决问题,希望这些违规的出版社能够主动地与我们进行交涉,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实在不行,也不排斥诉诸法律的可能性。”
目前市面上实体图书及电子阅读网站上所推出的莫言图书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却只有一小部分是尚在合同期内为正版图书,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出版社莫言正式授权的——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上海书城联袂首发了莫言的最新作品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元勇表示,莫言自从2005年的《与大师约会》到2008年的《檀香刑》、《生死疲劳》,从2009年的《蛙》到今年的“莫言作品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与莫言一直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莫言16部作品的出版权利。精典博维公司董事长陈黎明则透露,上海文艺出版社与莫言签约时间较早,拥有其16部作品的版权,合约到期前有权继续出版其著作;精典博维公司今年5月与莫言签约,签约期限不少于3年,拥有了莫言目前所有作品和正在创作的最新小说的版权,以及所有作品的以及相关影视、电子等衍生产品版权等。这些作品由新世界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接下来,作家出版社将出版莫言20本作品的平装套装已经陆续上市,新世界出版社《我们的荆轲》已经上市。其中和上海文艺重合的16部作品,也是经过认真修订的版本。曹元勇也在接受媒体表示,“莫言与精典博维的合同,是在尊重与上海文艺合同的前提下签的。”由此可见,其实莫言本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版权是非常有掌控力的,他对此问题的低调寡言其实是由于他给予出版本的是普通出版权而非专有出版权,这既不违规也在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内,而作为读者,自然希望理清版权,买到正版。
【盗版之伤】
莫言连夜查合同 人情尚在不忍讼
“楼下盗版书摊摆满了莫言的书,但看了那印刷粗糙的纸张和老板黑乎乎的防雨布,没了任何想探究的欲望,这种流行于文学本身,是重创。”有网友在微博上感叹。在约翰?冈茨和杰克?罗切斯特合著的《数字时代,盗版无罪?》一书中介绍了两个案例分析盗版对本土文化产业带来的影响。建国之初的美国,英国文学作品远远多于本土作品,美国大众将英国视为文化来源,大量盗版英国作家的作品,美国的盗版。1843年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只要6美分,而伦敦则售价2英镑,狄更斯没有拿到过一分钱版税。这在上世纪的中国也照样上演,上世纪中国大量非法出版《百年孤独》,并极大影响了莫言、苏童、余华等一批中国作家,但马尔克斯并未因此拿到一分钱版税,直到2011年的《百年孤独》,才是第一次拿到马尔克斯授权的正版作品。 如今,这种情况在中国还在继续上演,而且因莫言的获奖,狄更斯和马尔克斯的遭遇被转移到莫言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