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莫言本人,尽管在文本中表现出了非常夸张的想象力,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却非常尊重最基本的秩序。获奖以来,莫言表现得非常低调,且并未公开渲染自己对盗版现状的担忧,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私底下,自己作品的盗版书籍的突然泛滥,的确让莫言感到非常无奈,“尤其他之前授权过的几家出版社,如今虽然合同过期,但是在莫言看来人情还在,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据了解,甚至有些出版社单方面拿出续约合同,全然不理会莫言以及精典博维方面的回复,继续出版销售莫言作品,精典博维责编红雪告诉记者,一些大社名社一厢情愿的盗印行为对莫言的伤害很大,“面对十几家出版社的盗印和突然多出来的合同,莫言老师不得不细读自己很多年前签过的合同,仔细核对其中的日期、时效,有时在接到问询电话时,甚至于凌晨四、五点钟起来查合同。他就是觉得无奈,书店里、网络上,每天卖着那么多‘莫言作品’,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销售的图书并未支付版税。”
“如果读者真的喜欢这个作家,想让他保持创作生命力,就应该购买他的正版书籍”,上海书城副总经理江利表示,相比于管理部门加大打击盗版力度的来说,读者对正版的支持也同样重要。
同时,《数字时代,盗版无罪?》一书中还写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赫尔预估:在盗版泛滥国家中,4年中只要降低10%的盗版率,平均就创造150万各工作机会、创造400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量、增加600亿美元的政府税收。回到国内,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本售价为10元的盗版图书,其成本占到百分之六十,利润达到近百分之四十。盗版在图书这一行业内从未间断过,而如今随着莫言得奖,图书行业迎来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兴盛,盗版就如同一株寄生植物一般长得旺盛,也又一次凸显在行业内和大众面前。对于图书行业,图书销售量就如同一块蛋糕,量是一定的,盗版分掉一部分,为正版书留下的就会少一部分,“现在的市场的确非常混乱”,在说到盗版对正版书的影响与伤害时,红雪几次只能无奈地叹气:“从没有想过在莫言老师得奖这么短的时间内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将整个行业搅成一滩浑水。作家其实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被侵权却不知道怎么维权,我们都期待着更完善、有效的措施。”
【应对盗版】
版权部门重点保护 弱势莫言聊感慰藉
一个世界性的奖项带来如此多本土性的问题,莫言热将整个行业、整个社会对盗版图书的打击和监管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日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维护莫言著作权,理清莫言版权归属问题,及时遏制侵权行为的进一步蔓延,日前举办发布会,就莫言作品的版权问题进行公告说明。同时宣布了具体应对举措。观韬律师事务所现场宣读了莫言本人亲笔书写给版权方的维权委托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司副司长王志成表示,莫言获得诺奖后,掀起了一阵购书读书热潮。目前市场上多种版本的莫言图书以及电子阅读网站上推出的莫言图书,只有少部分尚在合同期内,大部分或是根本没有授权,或是过了合同期没有获得莫言的续约授权。王志成谈到,鉴于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将莫言作品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坚决打击全国范围内线上线下的相关侵权盗版行为。一旦发现将大力查处。王志成还在现场公布了举报电话与信箱,希望公众能提供相关信息。精典博维在说明会现场出示了莫言亲笔写就的一份授权委托书。委托书显示,莫言授权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其作品的唯一维权商,可全权处理莫言作品被侵权的维权事宜。其律师表示,观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中晔公开表示:“目前市面上实体图书及电子阅读网站上所推出的莫言图书,只有一小部分是尚在合同期内的,大部分要么根本没有授权,要么过了合同期没有获得莫言的续约授权。只有3到4家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都是合法的。针对市场上莫言作品出版的混乱局面,现已重点收集了影响比较大的出版商。有的出版社,可能之前拿到过莫言的出版授权,但是在2005年、2006年已经到期了,由于现在的市场比较火,大约有十家可能在继续加印。随着维权行动的进一步推进,会逐步地搜集更多的线索。已经找到盗版莫言作品最严重的10家出版社和10个网站,将由北京市公证处对其盗版行为作出证明。接下来将要求这些盗版商停止侵权行为,若双方难以达成一致,将诉诸法律。网上的部分我们都已经采取了公证的措施。诉讼将于今年年内展开。”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院副院长张平认为,莫言获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不仅对中国文学意义非凡,对于中国的出版业来说,更是打了一剂强心剂,也把过去人们没有在意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摆在了面前,有必要借这个契机,来一次“科普”。
对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重视,莫言本人亦感欣慰,“他只是这场喧闹纠纷中最弱势的一员。我们都非常高兴看到出版总署对莫言维权这么重视,莫言老师也很高兴,他还特意写了一封回信给出版总署,但是我们都不太清楚他最后有没有将这封信寄出去”,红雪兴奋地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