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作品,写在最穷的时候——跟周国平聊聊“幸福的哲学”

    “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这是大学校园里曾经流行的一句话。尤其是在1980年代末,他的那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成了学子们的必读书。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启蒙色彩的年代,而周国平,就是那个时代独有的人文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周国平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无数读者的青睐。不久前,他来到上海图书馆主讲《幸福的哲学》。如何衡量幸福?周国平的标准很简单:第一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能靠这个养活自己;第二,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也感到快乐。他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两个最为幸福的时刻

    周国平今年67岁了,但信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的他,看上去依然年轻。他说自己一生中有两个最为幸福的时刻,在陷入回忆的那一刻,周国平显得那样沉迷。“我17岁进北大时,正是青春期。有一天突然发现有这么多漂亮姑娘,觉得这个世界实在太美好了,似乎有一件非常美好但又不确定的事情等待着我,但是,女同学都比我大。虽然我并没有谈恋爱,但我有恋爱的心情,当时我看世界看人生,都用恋爱的眼光去看,我觉得和整个世界、整个人生在谈恋爱,我写了大量的情诗。然后就是狂读书,读了很多世界名著,读所有能找到的书。俄罗斯文学看得比较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藏着我的艳遇。一个人有没有青春期的阅读很重要,这奠定了你一生爱不爱阅读。”

    周国平说,人生另一个特别美好的时期,就是再次当爸爸。“一个小生命来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每一天都是新的,那种幸福也是最为强烈的。我第一次当父亲的遭遇是,那时孩子刚刚满月,就发现有先天性疾病,一岁半的时候,妞妞死了。我写下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现在我的女儿14岁了,读初二,我也给她写了一本书,叫《宝贝宝贝》。小孩子就像是小动物,而父母就像是成年兽,父母养育着孩子,非常简单快乐。平时我们当人当得太累了,小生命的来临,让你又回到了单纯,当一下动物其实挺好的,在生命的单纯上,我们要学习动物。孩子的语言非常精彩,我不由自主地为她记录,我是孩子的秘书,这也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所谓爱,就是在世界上寻找最亲的亲人,我很赞成法国哲学家蒙田的说法。他说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写日记留住人生滋味

    除了在生活中用心去感受幸福,周国平还爱用“写日记来记录自己的幸福时刻。”

    他说,“每一个会写字的人都应该写日记,可以把流逝的生活留住。常常有人问我,何时开始写作?我出第一本书《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时已经41岁,但我常常说,我5岁开始写作。为什么?因为我从那时开始写日记。最初的日记写什么?小时候,大人带我们出去做客,常会有糕点吃。在那个年代,那是何等稀罕的美味,可是过了几天,这个美味就忘记了。我想,这样不就等于白吃了吗?于是,我用小本子,记下几月几日吃过什么糕点,隔几天看一看,似乎再次品尝了美味。我用文字留下了人生中的好滋味,各种人生感受。”

    周国平感慨,“生命中的好日子是留不住的,但我们可以用写日记这种方式留住,你的经历、感受和思考是最可靠的财富,日记会帮你保留这些。这时,一双外界的眼睛睁着,心灵的眼睛也睁开了,你的生活会变得更超脱,你会看到一个更高的、理性的自我以及一个灵魂的自我。”

    在地下室写作很快乐

    在周国平看来,一个人有相爱的伴侣和知心的朋友,比有房有车重要得多。一个人钱再多,没有相爱的伴侣和知心朋友,在这世上也是可怜的。“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钱仅仅是个手段,钱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在金钱面前获得自由。如果你没有更高的目标,只为钱而生活,那么金钱最大的好处你就没有享受到。人与钱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还能靠此挣钱养活自己。钱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副产品。所以我们对住房的要求不妨低一点,对车的要求也不妨低一点,不要为钱所累。”

    周国平透露,自己最好的作品《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就是在最穷的时候写出来的,“那时我研究生刚刚毕业,还没有分配住房,住在6平方米的地下室,在那里写作,非常快乐。物质可以看得淡一些,精神的丰富很重要,幸福不幸福,取决于你的精神。”

    对话周国平

    记者:两年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写下了《你幸福了么?》一书,探讨现代人的幸福问题。随后,于丹、毕淑敏等作家,都在新作中反思、寻找幸福。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都来探讨幸福?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幸福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