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利玛窦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在肇庆时,利玛窦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机械钟表。在南昌,利玛窦向江西巡抚陆万垓展示了三棱镜、西国记数法、时钟、地球仪、玻璃器皿,并讲解西方书籍的内容。他还向当地学人讲解数学问题与日晷记时问题。他的丰富的知识受到人民的敬仰。1596年9月22 日,利玛窦成功地预测了日食,在他预测的时间里,日食果然发生,天空黯淡无光,这使他名声远播。万历皇帝极为喜爱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机械钟表,下令把他的中文地图刻版印刷,把他进贡的自鸣钟摆放到自己的居室里。
再次是利玛窦博渊的学识、超群的语言能力和汉文化功底,使他消除了中西文明的语言壁垒,也容易得到中国人的信任。为了能进入中国内地,他学习了汉语和儒家经典。他像中国人一样能说会写,用中文写作。他在肇庆结识了中国士大夫瞿太素,两人成为好朋友,后者还帮助利玛窦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如果利玛窦没有精深的汉语基础和儒学知识,他与中国学者交友是困难的,在中国传播西方文明也不可想象。
最后是利玛窦的优良品德赢得了中国人的理解和尊敬。他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勇敢地克服种种困难。他博学谦逊,在传教过程中,中国许多有名声的人如徐光启、李之藻都愿意与他交朋友。他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他获得了很高的声望。这种人格魅力使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的周围总有许多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帮助他克服在中国传播西方文明的困难,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先进的中国人,同时也帮助传播西方的文明。
中西文化交流的典范
通过阅读《利玛窦——紫禁城里的耶稣会士》,他不得不令人佩服,他是“西学东渐”第一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他不经意创造了多个第一:建成中国第一个天主教堂,第一个传教地,第一个获得中国居住权的耶稣会士,用中文写了第一本关于基督教的著作,编著第一部中西文字典《葡华字典》,第一个传授记忆法,出版记忆著作《西国记法》,第一个传入西方天文学历法,第一次传入与翻译《几何原本》,第一次将西方地理传入中国并指导应用,第一个传入了西洋美术,设计出中国第一个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
利玛窦在传教的过程中,他也深深地热爱上了中国文化,他把当成中国人的一分子,甚至讨厌自己的白皮肤和高鼻子。晚年他撰写了《基督教进入中国史》,在书中,他把明朝描绘成鼎盛之邦,把明帝国的政治描绘成共和典范,他尊崇孔子为柏拉图一样的大哲学家,把儒家学说说成是受理性指导的思想体系。作为一个西方人,他熟悉中西文明的优劣和差异,他对中国大力美化,不免有一些夸大其词。但这至少有两点好处: 一是激起了当时欧洲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无限想象,二是在客观上为野蛮好战的欧洲殖民者提供了一副清醒剂,使他们不敢小视中国。
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儒教、道教和佛教,但是中国人最讲究实际,骨子里没有纯粹的宗教信仰。如果中国人皈依宗教,其目的是能给自身带来更多的好处。利玛窦处心积虑在中国传播天主教,其效果甚微,中国人终究没有真心信奉神的传统。清朝鸦片战争之后,有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试图让无信仰的中国人皈依耶稣,都以失败告终。
利玛窦在传教活动中,最大的贡献则是带来西方文化科技,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开阔了中国人的世界知识视野。 利玛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典范。尤其是在他所生活的西方列强弱肉强食、殖民主义大肆扩张的时代,这种精神就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