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将陷入一个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的循环”,一位市场人士如此评论广电系统准备启动的互动电视服务。
广电系统看好互动电视服务在业内已然不是一个秘密,目前各地区的广电网络运营者都在积极地进行试点。利用广电网络的数字基础设施,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6月底已公开宣布了在上海地区推出首套大范围的用户互动电视服务的计划,根据先前拟订好的时间表,首批用户将在今年10月接收到第一套互动电视节目。与此同时,在其他省市,如四川、河北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互动电视的开通运营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 “互动电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用户按月或次交纳的收视费,但这与现有电视台以广告为主的运营模式水火不容,到底是应该使节目和服务趋于大众化以提高收视率吸引更多的广告还是应该以牺牲广告为代价去建立专业化频道吸引有限数量的用户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用户交纳的收视费能否抵消广告收入的减少和专业化频道内容的制作费用,”这位市场人士认为,在这些问题没有找到突破口以前,互动电视和与之同生的专业化频道将发展缓慢。
让用户为主动选择和时间成本付费 我国电视媒体的现实是仅有一个单一的广告赢利模式,电视节目运营者只销售广告而不销售其载体电视频道,而用户也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电视台95%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例如,中央电视台2001年的总收入为61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6.5亿元,占总收入的93%。虽然用户不断抱怨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数量增多,但毕竟所有的节目内容都是免费的,绝大多数用户收看电视的目的都只是为了消遣娱乐,他们认为,用时间成本来换取免费的内容也十分值得。 而广电准备上马的互动电视则与传统的“你播我看”式的单向广播电视有着天壤之别,上海文广总经理张大钟认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收看电视期间可以自主选择收看自己所喜欢的电视节目并不再受到广告的干扰,互动电视能够提供随选的视讯服务,可以向特定的用户播放其指定的视听节目,并通过按次付费、轮播、按需实时点播等服务形式,实现视频节目点播、远程教育、电视商务、互动游戏等多种应用,使人们由被动收看变为主动选择。 “能自主选择而且没有广告,当然需要另外付费”,张大钟说。记者从上海文广的一位业务人员处了解到,上海地区提供的互动电视节目将以打包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节目将分装成基本包和特别包两款,基本包初定价格是50元/月左右,而特别包则将随行就市。 上海文广作为上海唯一获得国家广电总局许可开办有线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的运营主体,负责上海互动电视内容的整体规划与全面开发。上海文广计划播出的一期内容包括电子节目指南、模拟转数字播出的20套各地电视节目、家庭影院准视频点播(NVOD)、主题电视、互动体育、音频服务、多媒体杂志、信息资讯、网站广播和电视游戏等。目前上海有线网络通过双向改造,已具备了130万户的互动电视接入能力。 而在四川,据四川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轶介绍,其提供的数字节目则包括了60多个频道,其中35个频道的基本收视费为14元,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服务内容并缴纳相应的费用,如想获得中央电视台体育互动服务则需每月多付出30元的收视费。
用户定位不清难以成就中国的付费电视 这些费用并不包括原来就已经有的有线电视收视费,如果全部算上,则用户还需投入1500元~2500元的用于机顶盒购置和系统开通,并每年支付1000元左右电视收看费,这显然已经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市场人士认为,收费高昂只是中国的付费电视发展困难的一个坎儿,而制约互动电视市场发展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业界对互动电视的定位并不清楚,运营者不了解消费者究竟希望中的互动电视是什么样,以及用户的每个专项需求到底有多少,以至于需要向用户提供所有类型的服务。 互动电视的发展需要有成熟的电视专业频道根基,但目前,我国的电视专业频道仍然不能像国外的专业频道那样脱离广告收入支撑而独立出来。中央电视台副总编孙玉胜认为,电视专业频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大众化专业频道,如新闻、电影、电视剧、娱乐、体育等频道;第二是分众化专业频道,如财经、历史、探索、国家地理等频道;第三是更小众化专业频道,如机场、高尔夫等频道。我国现阶段能盈利或有盈利可能的专业频道都只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如CCTV-2经济生活服务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等,而这些频道都是面向大众的。 根据目前我国电视媒体单一赢利模式的状况,孙玉胜认为,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程将相当缓慢,中国的电视媒体不可能进入像“财经、历史”一类的分众化专业频道,更不可能进入像“机场”这样的小众化专业频道阶段,否则运营者就将步入雷区,付出沉重代价。现在有些电视台开办的少儿频道存在着这样的危险,除非他们承担的是非盈利的公益或公共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