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 陈庆港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年8月 35.00元
影像带给人的冲击力,有时甚于文字。荷赛奖获得者陈庆港,深入中国西北农村,用镜头记录十四户人家十年的生活变迁。偏僻荒凉的西部农村,仍如艾青的诗歌《北方》所描述的那样,广阔而贫瘠的土地,带着土色的忧郁,年代的风霜刻画着贫穷。陈庆港怀着悲悯与谦卑,把西北人民的挣扎与奋斗、盼望与欢欣、苦难与艰辛呈现在影像中,他们不得不坚毅顽强,否则生活荡然无存,他们在贫困的阴霾中,经受无言的凄苦,与南方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陈庆港说,看到,就能改变。
《资中筠自选集》(五卷) 资中筠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0月 190.00元
资中筠先生虽已年逾八十,她对心灵自由、思想独立的追求犹似壮年人,年事渐高,对现实的关怀却愈加真挚强烈,越是敢于对现实社会发言,确是“文章老更成,健笔意纵横”。这套资中筠自选集中的文章,大多写于她正式退休后,少有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而多是感时忧世的正直,针砭时弊的犀利,洞观时局的睿智,忧国忧民的悲悯。最近几十年的社会重大议题,从国内到国际,她几乎都有著文讨论,其中振聋发聩之言,发人深思,令人敬仰。她的正直勇敢,与那些迫于现实 “著书只为稻粱谋”的人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现实。
【艺术生活】 《爸爸爱喜禾》 蔡春猪 著
新星出版社 2011年7月 18.00元
“吾儿,你收到这封信后,我知道你会把信吃掉。你爱吃饼干,但我找遍了全世界,也没找到饼干做的纸。”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中国近代很多男性思考者,一旦为人父,都在思考怎样做父亲的问题,也都发现,原来中国有明君忠臣的形象,有温润君子的形象,却从没有建立起清晰的父亲的形象。这个缺乏爱的教育的国度,总是让人不知所措。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亲蔡春猪,他用真挚的爱,掸去读者们在爱面前的笨拙。这本轻薄的书,打动了很多人。幽默、乐观又深情的蔡爸爸,也让很多陌生的人,明白了什么是爱。
《窗里窗外》 林青霞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1年9月 88.00元
林青霞是人们心中不染尘埃的“女神”啊。她在电影屏幕上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后来者恐难超越,多少人迷恋东方不败悬崖一跃的凄绝美艳,迷恋她幽深伤感的眼眸,翩若惊鸿,灼若芙蕖,丹唇皓齿,明眸瑰姿,皆已深入人心。
她这本书的所有价值即是集中于此,她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也因此,若内心没有深深迷恋过她,读此书并不觉得精彩,而曾爱她千百回者,对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讯息都怀着敏感,故而读来一字一句都动人,寻常话语,也是别有情愫。
《于丹趣品人生》 于丹 著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0月 29.8元
于丹老师的书,总是能在当下的阅读市场创造奇迹,谁都无法忽视。爱她者,每书必捧,甘之如饴,此一方情深足可模仿周敦颐作“爱丹说”;疾她者,每书必避,唯恐不及。能在读者心中掀起这般极致爱恨,非“大方之家”不可为。本书是一本讲述为人之道、生活之道的哲学小品,于丹老师说,在这个社会,幸福比成功更难于追求。有财富、名誉、权势者,往往没有幸福,生活若无闲情逸趣,也会让人厌倦,不知生命之乐,所以,大家应该停下追逐成功的步伐,做个闲人,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享琴茶棋酒之乐,找回生命的真谛,然后再大步向前。
《幼童文库》 徐应昶主编
海豚出版社 2011年9月 13.8元(册)
《幼童文库》原是王云五先生主政商务印书馆期间所主持出版的,旨在为当时的孩子们提供丰富适宜的精神食粮,它也是中国现代第一套儿童绘本图书。
海豚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书是以民国时期《幼童文库》为蓝本,重新进行修订和设计的,构图精美大方,文字简洁朴素,纯真朴拙充满意趣,浓郁的民国气质扑面而来,打开便难忘却。它不仅是为孩子们重现经典,也为当下关心儿童教育的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参照体系,引导着读者去追寻一种已逝的传统,从而反思当下教育文化的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