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页,四个译者,翻译仅仅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乔布斯猝然离世而提前面世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文简体字版让很多人隐隐担心,中文版的翻译质量到底如何?前天该书全球首发后,不少网友以“乔布斯写给妻子的一封情书”为例,对该书翻译质量进行了一番热议。有人尖锐指出,该书翻译质量太滥了。热心的网友还纷纷在网上自译情书。究竟该书翻译质量如何,如何去判断一本书的翻译好坏?
出版方:超过国内大部分翻译书
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辑阎向东在接受采访时说,翻译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当初在确定翻译风格时,讨论过很多版本,包括很多关键段落 都讨论过,其中就有情书这一段,最后大家确定统一用平实的语言去表现,而不是华丽的辞藻。因为这样最能体现乔布斯的风格,“很多读者可能还没看到书,就发表评论,这种做法是我们不支持的”。
据该负责人透露,出版社是在8月20日之前得到 2/3的书稿,9月20日前得到最后的1/3,“30天,50万字,4个作者,不是做不到。否则我们就不会承诺和全球同步首发。进度是可靠的,质量是可以保证的,我们还是有时间来进行反复斟酌。这一点读者绝对可以放心。我们的这4位译者是从400多人中选秀出来的。虽然翻译时间确实很短,但是在每个翻译的背后,是几十个人在支持,做校对,及时修正差错。该书日后会修订,会更新一些小差错,但是整体文风不会改动”。阎向东很希望读者能买书看了再说,“这书一共有 41章,读者起码看完 3章或者 5章,再一起讨论也不迟”。他认为,目前这个翻译版本还是很贴切的,即使是这封情书,也要放置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要体现出乔布斯一向的风格,而不是让一封情书有一个单独的风格。
“我们在翻译上力求完美,这么大的一个项目,目前预定量就达到了100万册,没有人敢马虎。书出版后,我们也会进行勘误,这是任何书都会开展的工作,目前我们做质检,差错率低于图书平均差错率,甚至还把英文版中的一处差错,在中文版里进行了纠正。”他表示,传记不是文学,不是虚构作品,作者艾尔克森本人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平实,通篇从普通文字传达思想。“虽然我们的书不是很完美,但我们是朝着完美在努力。我们对《史蒂夫·乔布斯传》的定位是一本严肃的传记,里面有大量的史料和背景。如果像欣赏小说那样看,会带来误解。翻译讲求信达雅,我们以信为准,不传递错误的信息,但不刻意追求译文的文采。”
当记者要求他给这本书的翻译打个分时,他表示,即使时间很紧,但在翻译质量上还是敢说超过了大部分国内引进版图书,“目前正通过网络举办完美译作的活动,我们不欢迎盲目去说,欢迎读者都来参与”。
译者:乔布斯不是花哨的人
面对读者的挑剔,《史蒂夫·乔布斯传》的译者又怎么看待?昨天,记者通过网络采访了其中的两位译者。翻译该段情书的当事人魏群表示,一部作品,即使是原文,不同的人阅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何况译文。读者背景不同、对本书的了解不同、对乔布斯这个人的理解不同,对不同版本产生共鸣是很正常的。而另一名译者赵萌萌也持相同观点,“翻译是很个人化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随后,记者又电话采访了负责翻译乔布斯早年生活和创业时期故事的译者管延圻。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几个文采斐然的翻译版本,管延圻表示,他就持有不同意见,“你想一下,这是乔布斯结婚20年写给他太太的文字,20年的老夫老妻哪会用这样的文字写情书”。管延圻认为,网上的意见多是认为译者的文字太过平实,但他理解的乔布斯,虽然是传奇人物,却是一个极致简约的人。从原文来看,乔布斯用的也是那种“PlainEnglish”(平易英语),因此他根本就不是那种花哨的人。“翻译的第一原则是准确性,‘信达雅’三点中,只有先保证准确才能追求雅致。”管延圻表示,因为乔布斯的受关注度,书出来肯定会有人批评,并不是因为他们几个译者太年轻没有经验或是时间太仓促,放给任何一个译者,都会有争议出来。他想强调的是,这本书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乔布斯,而四个译者都只是平凡的人。
专家:不能像对经典文学那样要求
昨日,记者就乔布斯这封情书的翻译请教资深翻译家黄源深教授时,他表示尚未来得及看,没办法点评具体翻译上的优劣。但他指出,翻译文学经典和快餐类图书还是有差别的。翻译经典,要求准确度高,文字表达契合度高,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经典是要反复推敲的,但是快餐类图书主要还是以传递信息为主,在文字风格上没有经典要求那么高,准确性上,要求表达出文字的意思,不能有翻译差错,不要走样就行。
他指出,翻译不是创作,必须忠实于原文,准确性是最大的前提,“像乔布斯传这样的书,大家主要还是从书中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人们对这类作品的文字要求不像对经典文学那么高。当然,翻译要尽可能把原作的神韵传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