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兴华:吹响“金号角”

    今年4月,桂兴华的第11部政治抒情诗《金号角——桂兴华专题散文诗90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与之前的十部政治抒情长诗不同的是,《金号角》由90章专题散文诗组成,用散文诗这种篇制短小的微型文体,选取重要的地标和关注点,来追寻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轨迹,反映建党90周年来党走过的时代脚步。而支撑起《金号角》这部散文诗组的两个有力武器,一是诗人对国家、时代的情感,另一个则是诗人对细节的把握。
  “我在1992年找到能够汹涌我澎湃激情的河床——政治抒情诗,此后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到2010年连续写了十部。而《金号角》有别于之前的大江奔流式的写法,回到一种小溪流的写法,用一组散文诗来叩击时代的重大题材。但无论是政治抒情长诗还是散文诗,我都有一种使命感,这就是对时代的思考,对社会的责任。”
  桂兴华对时代的使命感,来源于他对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情感。正是由这种由衷的情感出发,桂兴华一直在书写着国家和时代的发展,用一种饱满的热情不断进行着政治抒情诗的写作。“我的情感和时代是融合在一起不断发展的,我的激情还没有喷薄完。”
  将对国家和时代的强烈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进行书写时,桂兴华特别注重避免情感背后的艺术的空洞和苍白。“当前的政治诗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空洞和苍白。怎么来避免这点?细节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细节的选取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
  桂兴华说:“我对于细节的关注和获得来源于我对生活的反复深入和研究。《金号角》中的大量细节来源于我对红色根据地的采访。比如,《一杯欧洲咖啡,搅动了江南夜》是描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诗篇。‘欧洲咖啡’和‘江南夜’两个细节的选择,并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陈望道是在江南的一个小农村里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而他翻译过程中不离手的是一杯欧洲咖啡。”实地考察和深入生活是他获取细节的重要方式。一串数字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我四上韶山、三赴延安,两次去井冈山和遵义……”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