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我们轻盈——上海书展活动侧记

    从8月10日开始的持续40度高温似乎是对上海书展的考验。在这个实体书店遍地都是、网络书店全面开花,几乎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任何图书的今天,还会有人冒着高温来书展买书吗?

    事实证明,不仅是有的,而且人数还不少。截止到8月18日,主办方统计参展人数有25万多。有出版人说,这是因为出版者需要这样的图书盛会,读者需要这样的图书嘉年华。因为最吸引读者的,并不是8折的购书优惠,而是与他们喜爱的作者之间的交流。8天,近400场活动,在记者看来,就仿佛是一场场让读者、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都参与进来的戏剧表演,大家沉浸其中,深得其乐。

    台湾作家朱天文说:“生活这么重,而阅读,使我们轻盈。”也许正是阅读带来的轻盈,阅读带来的清凉,让我们忘掉生命中那些琐碎的烦恼,忘掉窗外恍如炎夏的炙热。

    生活剧——

    主题:社会话题女王的家事、楼事与医事

    主角: 六六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信任

    从婆媳题材的《双面胶》,住房问题的《蜗居》,再到医患题材的《心术》,作家六六有关城市生活的创作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话题高潮”。长年定居新加坡的六六携新书《心术》亮相,无疑是上海书展最受大众读者关注的活动之一。8月13日下午3点半,活动还没开始,展馆大厅已有水泄不通之势,而六六的现身也引起了人群的热情响应。

    谈到创作主题的变化,六六幽默地说:“这是戏不够人来凑。写《王贵与安娜》时满腹是戏,现在戏少了把场景做大一点。我现在想把小说做成百万人的集会,可能跟我的文字驾驭能力提高有关系。《双面胶》是两代四个人,《蜗居》的时候是六个人了。到《心术》的时候,我已经会写1000人,我自己感到游刃有余,对我来说是写作技巧的提高,但是对我个人写作的感触来讲,其实没有任何改变。”

    医患关系从来都是一个大众关心的敏感问题,《心术》这本书并非一部常规意义的“揭黑”之作,六六心中的医患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中,医生和患者是相互依存的,我写这本小说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信任,不信任让我们的快乐指数降低。这本书让你换一个角度,站到医生的角度看,同时我也写了患者的想法。这本书是一个桥梁,让人与人,医生与患者的关系,通过这本书建立起信任来。”

    自称长舌妇,六六不改本色、一如既往,她向大家透露,围绕《心术》他们会做一个系列产品,首先是小说,然后电视剧,然后话剧,然后是电影作品,而且会做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比方说《心术》小说是写实的,话剧做成喜剧版,电影做成悬疑版。六六的小说常被人称赞是真实地表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活与文化,身为安徽人的六六却认为,她是以外地人的眼光看上海,而这正是自己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六六说自己非常重视与读者、网友的交流:“我非常感谢读者朋友们给我的鼓励,人前进的道路,需要不断的鲜花掌声还有砖头让我不断前行。”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她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与观众交流,而将签售的时间压缩。比起某位海派清口演员在书展活动上,一言不发,在两位黑衣保镖的监护下进行的“机械”签售。这样的交流与对话,也许更能获得读者的喜爱吧。

    文学剧——

    主题: 阅读是我们一双会飞的凉鞋

    主角: 朱天文

    关键词: 书写 电影 卡尔维诺

    台湾女作家朱天文在上海书展上的亮相,是许多文学爱好者早已期待的事。8月14日下午,当记者与读者一起在中央大厅的观众席上等待时,就打听到许多读者都是从杭州、南京等地赶来的。

    朱天文此次来到书展,带来了她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作品系列,包括散文集《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以及《世纪末的华丽》、《传说》、《炎夏之都》等三部小说集。这部作品系列清晰地反映了她从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到成为一位成熟作家、电影编剧的成长足迹。

    朱天文和梁文道、毛尖一起,以阅读为主题展开的对话,朱天文从上海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说起:“生活里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怎么去爱?很难爱的。更多的时候,现实生活总是让人沉重。”然而说到阅读:“让我们不限于只生活在这个被物理、被肉身所禁锢的当代,我们打开书,就像小叮当打开他的任意门。”她还引用了卡尔维诺在《给新千年的文学备忘录》中讲到的一个故事——希腊神话中砍掉蛇发女妖梅杜莎之头的英雄柏修斯有一双双长着翅膀会飞的凉鞋。“我们如何可以挣脱现实生活的重力加速度呢?阅读是我们一双会飞的凉鞋。‘秋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作为人我们是不自由的,但阅读使我们活得潇洒。”

    然而,正当大家津津有味地倾听着朱天文的演讲,从中央大厅的西侧却传来一阵阵歌声。另一场活动正在进行表演,先是昆曲唱段,接着是流行歌曲,一阵响过一阵,客串主持的嘉宾梁文道只能调侃道:“听一段朱天文演讲,再欣赏一下歌曲。”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