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7日召开的“巴金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座谈会”上,巴老写于1928年的《春梦》残稿首次亮相。据上海巴金研究会周立民先生介绍,《春梦》原稿1991年由巴金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时,巴金在首页用黑色水性笔写到:“《春梦》(一九二八年计划写的中篇小说)残稿。巴金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这份残稿写在一个32开的练习簿上,共35页,此次整理出来的文稿有11000多字。
由华师大教授陈子善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发表了《春梦》。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在研讨会上谈到对《春梦》的观感时表示,小说残存的四章有点像巴老过去所提到的“蒙太奇式”的创作,小说的主人公名字的多次变换,也体现了巴老整个构思的过程。“巴老那时可能身体也不太好,所以他在小说里多次提到了‘死’。”
据悉,《春梦》属于巴老未完成的写作计划的一部分。他原先准备在《灭亡》前后各加两部,写成连续的五部小说,书名是《春梦》、《一生》、《灭亡》、《新生》和《黎明》。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根据巴金自己所说,《春梦》残稿的最后两部分后来被用在了《死去的太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