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谷歌数字图书馆引起的“版权门”依旧雾里看花,不过记者昨天获悉,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下简称文著协)与谷歌公司谈判至少已取得重要进展。双方达成一项共识:谷歌将改变过去“先扫描图书,然后再谈版权”的程序,同意未来扫描中国作家图书前,先与文著协或个别作家代表进行谈判以获授权。
11月20日,谷歌代表来华与目前代表大多数作家“维权”的文著协展开了第二轮谈判。尽管谈判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不过谷歌方面同意将在12月31日前提供谷歌扫描的中国作家图书目录清单。这为中国作家维权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上周,有消息称谷歌代表将在周内来华提交清单。不过,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谷歌答应在本周内提供清单,但具体时间并未确定。
尽管谷歌还未提供扫描作家的全部清单,但张洪波透露,双方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进行了多次沟通。而谷歌的态度也较之前有了变化,变得更为积极,并在一些关键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他透露,谷歌方面表示以后每年扫描中国作家图书时,主要将与中国文著协先进行谈判。张洪波随后补充,之所以加上“主要”,是对那些没有加入文著协的作家,谷歌将会与这些作家的经纪人或者本人进行沟通。
此前,国内大部分作家对谷歌数字图书馆不满之处主要集中在,谷歌未经授权便扫描作家的图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前局长高卢麟日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提到,谷歌现有的模式是“先操作,再付费,或者利用法律规避责任”。但在11月底的第二次谈判中,谷歌代表艾瑞克在会谈中称,在图书搜索工作中,为了搜索的有效性,对书籍全文扫描在美国版权法中并不侵权。谷歌代表还强调,在相关支付条件的措辞上,不能用“赔偿”,而应称为“支付”。因此,谷歌可以说是并不认为自己扫描中国作家图书并提供关键词搜索显示摘要的做法是侵权行为。
对于文著协具营利性质及并不能代表所有作家等质疑,张洪波昨天则表示,文著协从来没想代表全部作家,但会为加入的作家积极维权以分享维权谈判取得的成果。此外,张洪波也承认,文著协将会从作家维权获得的收益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费用,但他强调,“这部分费用肯定是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最低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