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他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亚当、李梅期待相逢的这一刻终于来到了。犹太人音乐会的演出剧场,定在上海阿哈龙犹太会堂。亚当最后一个进入大门,他夹着一本厚厚的琴谱,不断地张望着,希望能够尽快地看到李梅。亚当进了大门后,李梅来了,她发现礼堂舞台上,亚当正在指挥职员们安放自己的那架有来历的黑钢琴。米尔经学院的合唱演员也在排队型。与这忙碌的景象极不协调的是,礼堂座位席的两侧,站着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 李梅从看见亚当的那一刻起,眼睛就不再转动,怔怔地朝向台上望去。仿佛是心有灵犀,亚当在忙乱中,不自觉地向台下一瞥,突然就看见了李梅。亚当扔下手头的活,跳下舞台,在日军宪兵的目视下,向李梅跑过来…… 演出正式开始了。最后,该轮到李梅和亚当的钢琴四手联奏《降D大调第八号浪漫曲》了。当报幕员话音刚落,李梅和亚当就分别从舞台的两侧走了出来。这是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他们目光相对着,纠缠着,快速地走到一起。他们的嘴唇翕动着,可又不能够表达什么,只好紧紧地闭着。于是,他们都要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到彼此的心,彼此这些日子来的经历和苦难。但是,他们必须迅速地坐下来。当他们两个人的手指,在键盘上相遇交叉的时候,李梅情不自禁地抓住亚当的手。亚当的手依然那么修长纤细、骨骼有力,但是瘦了,瘦了。李梅的掌心攥着亚当的手指不肯松开,颤抖着,抚摸着;亚当压低声音说:“冷静、冷静……” 亚当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将双手毅然地弹下去,钢琴发出了一声巨大而又响亮的共鸣。啊,久违的旋律又回来了,李梅全身一颤,当初在列宁格勒的所有回忆全都涌上来了。李梅眼睛一闭,双手紧跟,脑海里抛开所有的杂念,只有忘我的音乐,只有这苦难中的灵魂之声——《降D大调第八号浪漫曲》刚开始他们的配合有点生疏,但渐渐地在一连串琶音和和弦之后,他们就融为一体,犹如行云流水了……他们配合越来越默契,渐入佳境。 在动人的旋律中,亚当的脸色逐渐开朗,李梅的目光里也满含柔情,他们的配合就像他们的当年,他们甚至有些陶醉。他们一起进入回忆之中……当乐曲步入如歌的行板,他们一同在音乐主题的互相交替和融和中,进入两棵树、两根草、两只鸟、两朵云的依偎交合的境界和状态……台下的观众也被两个人默契的演奏感染。他们的表情、他们的演奏姿态、他们珠联璧合的肢体动作,无不让太太小姐们屏住呼吸,尽情地欣赏。这部完全属于他们的《降D大调第八号浪漫曲》,在音韵和意境上融合了东方人的浪漫情感,有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超越现实痛苦,永不分离的艺术品位和精神空间。 亚当一页一页地翻着乐谱,啊,时间真短,时间也真长……这些年来的颠沛流离,在缺乏食物、历尽苦难的每一个日子,他在惨淡中求生,在思恋中回归灵魂,他一次次失望,但从来没有绝望过。他深信有一天,李梅会回到他的生活中,自由和音乐都会回到他的生命里,是那些元素组成了他的生命。亚当在旋律即将进入华彩的乐章时,整个人像是升腾到了天空,他神采飞扬,激情难抑,他想大声地发出爱的呼唤,他想不顾一切地拥吻身边的李梅,他在音乐中真正找回了自己,找回了一种纯粹的美的力量,找回了一种对自己犹太民族的深厚情感,找到了那颗放飞于旷野的灵魂…… 李梅弹着弹着就想哭,泪水一次次充盈着她的眼,她不是为自己曾经受的磨难而流泪,也不是因为饱尝多年的委屈而悲怀,在神圣的旋律中,她早已超越了自身的疾苦,她早已忘却了尘世的灾难;她此刻完完全全是被这扣人心弦的乐曲深深震撼,或者说她被自己的爱感动了,她无法相信这首曲子竟然是她和她的亚当一起创作的,她更无法相信连同这首乐曲一起孕育诞生的还有一个美丽的金童,命运真是神奇,她不能不相信这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了,让他们在那个短暂的瞬间创造了生命和音乐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