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 越老越魔幻

  “是爱的缺失。”

  他谈起妻子,“爱是我们逐渐学会的”

  爱的力量可以有多强大,马尔克斯的答案应该就是他在20年后创作的又一部让人着魔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它的第一章结尾如此令人错愕战栗:丈夫的葬礼刚结束,六十多岁的Fermina发现送葬客人中留到最后才走的一位是Ariza,于是她走上前去,想感谢这位几乎早已没有往来的旧识。但是Ariza先开口了,“Fermina,”他说,“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了,我要再说一遍,我对你的爱海枯石烂,至死不渝。”

  Ariza形单影只地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却没有像Aureliano上校那样被孤独吞噬——“爱是我们逐渐学会的。”马尔克斯在谈论起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梅萨德丝时这样说。要战胜无所不在的孤独,人类一定得学会去爱。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Ariza带着Fermina出海旅行。由于他们的船曾在一个流行霍乱的港口停靠过,所有的城市都拒绝他们登岸。Ariza让船长继续往前行驶,船长问他你是说真的吗?Ariza回答:“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说过不当真的话。”“那么我们还要这样在海上来回漂流多久?”船长又问。“直到永远。”Ariza的这个答案已经准备了“五十三年,七个月,又十一个日夜”。

  我记得自己刚读完《霍乱时期的爱情》时一度感到困惑:这本书与《百年孤独》是同一个作者吗?这本书证明,马尔克斯可以只说关于爱情的故事,而这个纯粹的爱情故事在马尔克斯笔下也就有了史诗般的宏大和不朽。后来得知马尔克斯是双鱼座,心想只有当《百年孤独》的作者碰巧是双鱼这个星座中之最古老者,人类文学的长廊里才可能世代流传起Ariza和Fermina的故事。

  中篇《恶时辰》是他早期的作品(1962),较之成熟的代表作显得过于“写实”,因而缺乏他标志性的“魔幻”魅力。马尔克斯接受访谈时说,那一时期的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更接近并反映政治与生活的现实。他早期的作品《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格兰德大娘的葬礼》以及《恶时辰》都是对哥伦比亚真实生活的写照。他认为这些作品无论多好或者多坏,全部都结束于书的“最后一页”,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作品,而他相信“我能写出更好的东西”。《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生命力显然远远超越了“书的最后一页”。另两部马尔克斯本人比较满意的代表作是《家长的没落》以及《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造物主赋予马尔克斯异乎寻常的力量和智慧,才有了继《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小说。晚年的马尔克斯几乎达到了托尔斯泰的平和、宽容与博爱的境界。正如他本人所言,对于他的作品,评论家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特质:作者对于他笔下那些“可怜的生物们”充满了“无尽的同情”。

  默默遥祝马尔克斯战胜病魔,早日重拾纸笔。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