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界的几位新掌门

  7月底,上海出版界人事大调整,几位60后的出版人进入副局级岗位,据说上海新闻界早在十年前就有60后的媒体人担任局级、副局级舵手,而在上海出版界这还是第一次。此次履新的有五人:
  阚宁辉担任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张晓敏担任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社长;
  胡国强担任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党委书记;
  施宏俊担任世纪出版集团副社长;
  王为松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阚宁辉1965年生,1989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出版专科学校担任教师。1998年调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委办公室,2003年参与组建上海文艺出版集团,2004年文艺出版集团成立后,担任总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主要负责集团旗下颇具优势的期刊工作,除了几十年的老品牌《故事会》之外,《How》、《秀》等知名时尚杂志以及《新发现》、《至爱》等新期刊都是由他一手打理。如今再度回到行政管理岗位,相信不论宏观微观,都能有所建树。
  张晓敏1964年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即进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在这家有悠久历史的名社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厚的作者资源,开发了很多在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学术著作,其中为海内外学术界所瞩目、目前仍未全部出齐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就是由他策划出版的。2004年,已担任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的张晓敏调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进入以《辞海》的出版与修订为主线的新的出版领域,并且推出了《乔家大院》等一批畅销书,为这个有悠久历史的出版社带来新的活力。
  胡国强1953年出生,在五人中年龄最大,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复旦大学第一届新闻系学生,毕业后在《解放日报》工作多年,从记者一直做到部主任。后长期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一直从事上海市新闻媒体的宏观管理工作。
  施宏俊1968年生,1994在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先是做了八个月的校对,然后是四年经济学理论的编辑。1999年世纪出版集团成立后,曾担任集团出版业务部主任,2002年担任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一方面负责策划出版了大型以西方学术前沿及经典为主的“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另一方面又打造了《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我的名字叫红》等超级畅销书。高端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以至有记者戏称文景公司出版思路为“文景之治”。
  王为松1966年生,1989年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进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参与了历时近十年的国家重点图书《古文字诂林》的大部分工作进程,在历任上海教育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期间,主持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著作。2003年调任集团出版业务部主任,2005年担任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给这个原本以古籍影印整理为主的出版社注入新的活力,去年在出版界颇有影响的百家讲坛之一的《玄奘西游记》就是在他策划组织下出版的,使原本只为学术界所熟悉的钱文忠迅速成为大众偶像。顺便说一句,王为松的夫人是沪上著名作家毛尖,毛尖的粉丝虽多,但有人认为王10年前写的一本小书《文字的诱引》不输于毛尖,孰是孰非,大概还要由读者来判断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