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书托蜂起,马甲林立,已经到了干扰用户对客观信息的获取,特建立本组对抗众书托及其肉麻吹捧”,这是豆瓣网上一个“反书托”小组的公告栏内容。这个小组由网友自发成立已一段时间,如今已有620名成员,自发地对网络上存在的书托现象进行汇总,为慕名买畅销书的读者敲警钟。 网络书评 作用大 如今网络书评作用巨大,很多书在媒体上介绍不多,光是凭借一些图书网站或是阅读论坛中的好评,销量便直线上升,甚至挤进畅销行列。而这些评论中,虽然大部分是阅读爱好者读书后的有感而发,但也难免会有一些虚假吹捧的书评,而这便被网友称为“书托”。网友们因此自发组成了一些“反书托”的小组、论坛,豆瓣网上的这一个便是最有名的。 在组员们发的帖子中,记者发现,《10000元六个月环游中国》《流血的仕途》《海伯利安的陨落》《猫的复生》等多本图书都被网友质疑存在书托,还贴出了相关评论的链接。有趣的是,除了针对单本书的书托的质疑外,组员们会贴出一些图书销售网站的排行榜,做一些分析,反书托反得很认真,甚至总结出了“反托技巧”。除了豆瓣之外,也有一些读书论坛出现了类似的小组或帖子。 肉麻吹捧 卖书忙 “反书托”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书托的忍无可忍。有的网友表示,自己多次被忽悠,慕名买了图书销售网站的热推书,但让她十分失望,“看到有那么多好评就花钱买了,可是到手的书反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一些网友列的单子中,有很多被认为肉麻的评语,如“小说文笔相当成熟”、“小说思路十分流畅,他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作者”等。 花钱聘人 发帖子 一位出版社资深编辑告诉记者,网上书托的确存在,“以前出版商还要花钱请评论家来写评论,现在有网络要简单得多,比如聘一些大学生,每个月只要几百元钱,要求他们发一定数量的吹捧的帖子,操作起来很方便。”她向记者透露书托的操作手法:“一开始是在网上弄个所谓的排行榜。大的网站难做,就跟一些不太有名的小网站合作,一个排行榜上二到九名都是大家知道的书,突然搞出个第一名倒是没人知道的,但推一段时间也就红起来了,我们熟知的一些畅销书就是这么弄出来的。”不过她表示,其实书托能够起到作用的图书主要还是大众读物,专业类、科技类、教育类图书都很难用书托去影响。对于网友自发的反书托行为,她表示这是种监督,也是民意。 合法与否 反书托 不过网友也有不同看法,有读者认为针对的应该是被托的差书而非书托本身,而网友自发的反书托也很可能存在“误杀”的可能,被点名批评的书可能是被冤枉的。网友们在网络上点名批评某些图书,甚至指责出版社有书托行为,这样做是否合法呢?是否有出版社可以告其诽谤?记者采访了律师富敏荣,他认为,“如果只是网友自发的监督行为,那就不能说侵权,因为现实中的确存在出版社出钱请人写评论作书托的现象。如果网友的批评有些许偏差,出版社也不必大动干戈。”但富敏荣表示,如果有的机构或出版社出于恶意竞争、排斥同行的目的,恶意地捏造事实来“反书托”,这就不是“误伤”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