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图书类型和内容的精准分析,我们将该书概括了两个新闻点,一个是“草根海归”这么一群人的奋斗史,一个是“中年危机”这么一种生存状态。
近年来,都市情感小说已经成了热门电视剧剧本的来源之一,《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双面胶》等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都来源于优秀的小说文本,都市情感小说俨然已经成为了小说最热门题材之一。这时,2008年4月,一本标榜着具有“非专业写作”和“都市情感”两个特性的小说《折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进入了读者的视线,该书一开始在网络连载,继而受到关注、销售上扬,多次登上上海书城畅销书榜。据统计,该书目前已经加印3次,销售超过2万册,并有多家影视公司打算购买同名电视剧版权。还曾经在一个中型城市出现三家报纸争相连载该书的现象,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不可谓不难得。 通过上海人民社文学出版中心编辑、该书责任编辑丁丽洁的介绍,记者得知,《折腾》一书的定位是贴近当下中青年的情感生活的小说。从该书整体来说,书中的关键词是 “非专业写作”和“都市情感”。由此它所针对的读者是中青年的普通读者。他们或许并不需要从小说中读出多少创作的理念,而是需要从中得到一种“被诉说”的感觉,得到一个能够带入自己的机会。丁丽洁还告诉记者,图书出版之初,考虑到该书属于都市情感小说,并不适用于当下那些惯常使用的营销手段,出版社决定先根据该书的精神内核,抓出图书主要的新闻点,通过针对终端读者的媒体连载和评论来制造该书的影响力,进而形成舆论话题。 “通过对图书类型和内容的精准分析,我们将该书概括了两个新闻点,一个是‘草根海归’这么一群人的奋斗史,一个是‘中年危机’这么一种生存状态。由于该书归根结底是揭示人性中一些躁动不安的情绪如何影响了人的命运安排,我们为此设计了这样的宣传语‘最干净的爱情已经逝去,最折腾的生活正在上演’以及‘你折腾,因为你活着’。很大白话,但也很贴切。有不少报纸对我们所说的‘中年危机’很感兴趣,把这个小说归为‘婚姻忠诚度’小说,例如上海的《新闻晚报》就在女性周刊上用专版讨论了这个问题。也有读者说‘折腾’应该能入选今年年度热门关键词。”丁丽洁认为该书的媒体策略是成功的。 当然,出版社在媒体覆盖上也有一定的选择。丁丽洁介绍,譬如他们首先考虑到这本书的读者是一些中青年的白领,那么出版社在选择图书连载的媒体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上海的《时代报》(因为这是一份针对上班族的报纸,在地铁上免费发放),他们第二选择的就是《新民晚报》这份市民气息浓郁的发行量大的报纸。事实证明,该书在这两家媒体上仅连载几天后,图书在书城的销量就有了质的飞跃。这一切说明,图书在以上海为首的都市媒体上的连载或者试读对读者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随后,华东的媒体如《扬子晚报》对该书也进行了集中报道,对该书也起到了较好的推广作用。 由于该书写出了“中年危机”之痛,之无奈,还是在审稿阶段,在出版社内,看过该书的编辑甚至会争论书中的女主角是“蠢”女人还是“纯”女人。作为该书的策划方,丁丽洁认为,对比王海翎、六六等都市情感小说作家,该书作者柴火棍并不知名,但图书的文本是非常优秀的,也将中年人的生活状态描述得很真实。为了让图书的设计也与图书的精神内核相吻合,出版社采用了大开本的设计方式,为了方便读者携带,图书还采用了轻型纸的设计。封面则采用了比较具体的图像,背景是都市的楼群,前面是一个面目不清的男人,身形扭曲,很能让人联想到蒙克的名画《嚎叫》,这也正是现代都市人暧昧不清,焦虑困惑的精神象征。 记者还从该书策划、文学中心的领头人邵敏那儿了解到一系列相关销售数据,该书在大城市的销售比较好,传统的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杭州五个大地方就占据了45%的比例。但中小城市也不错,像辽宁、山东、河南、四川销售量都各自占了6%左右。 丁丽洁进一步分析了该书的营销方案,认为图书连载(报刊、电台)、评论(报刊)以及书店营销(码堆和卖场广告)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比较不够的是,由于客观的原因,作者身在美国,不能适时地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对于一个每天都能收到读者来信的作者来说,失去这个机会意味着失去一大部分销量,也是读者的一个遗憾。下一步,出版社计划邀请作者回国签售并与读者见面,相信届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图书的销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