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1983年3月13日)

    198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万人大会,纪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逝世100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会上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的长篇重要报告。他说,现在我们大家都更加深切地感到,没有马克思的学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向马克思请教,认真学习他的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胡耀邦指出,100年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就是不断战胜各种敌对思潮的攻击和反动势力“围剿”的历史,又是不断克服马克思主义运动内部各种错误倾向因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革命的指南,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是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革命青春的根本保证。
  胡耀邦指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不适合我国情况的、错误的观念和模式,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冲破这些东西,全面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改革,才能全面开创新的局面,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科学的社会主义。
  胡耀邦说,马克思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共产主义,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掌握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优秀成果,并使它同工人运动牢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确实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最高典范,是一位代表人类智慧和良心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
主打推荐    《资本论》[德]卡尔·马克思/著,王君琦/译,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共产党宣言》[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哥达纲领批判》[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卡·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德]马克思/著,中央编译局马恩室/译,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年出版。
深入读本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反杜林论》[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延伸读本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北京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编,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年出版。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3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