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来表达感受和记录心情,是我们很早就了解的事,比如《诗经》就被认为是可以用来唱的歌词。所以当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困境时,音乐正是最好的心灵良药。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由王平久创作的诗《生死不离》谱写而成的同名作品唱响中华大地。这首歌由成龙,孙楠,谭晶分别演绎不同版本,成为抗震救灾主题曲。
灾后第一周,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救援刻不容缓,我们甚至还来不及悲伤;第二周,我们稍稍喘息,但满目废墟、亲人离散都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当专家呼吁大家要注重心理治疗的时候,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希望我们这些从事音乐传播工作的人能开出一张鼓舞大家继续前行的歌单来。所以除了《生死不离》,下面这些歌也许可以在夜深人静时给你更多的力量:《手牵手》、《相亲相爱》、《蜗牛》、《因为爱》、《WeAretheWorld》、《阳光总在风雨后》、《爱因为在心中》、《让世界充满爱》、《明天会更好》、《订做一个天堂》、《勇敢的心》、《真心英雄》……
这些作品都是在平时的小情小爱之外的胸怀壮阔,数量有限却铮铮有声。在最需要音乐来慰藉所有受伤的心的时刻,我能写在这个歌单上的歌真的并不多。
看到都江堰一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支撑着的身体已经逝去,她身下三四个月大的孩子的襁褓里有一部手机,手机上是这样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个故事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诗句一样,如同一把软刀,一下一下割伤在我们的心里,感同身受的刺痛让我们遍寻不到心灵的出口。某天,当苏芮的老歌《亲爱的小孩》骤然出现,我终于泪如雨下,生死两茫茫的悲伤喷涌而发。
心理治疗有两个阶段,先要宣泄然后才是重塑:《亲爱的小孩》类型的作品属于第一阶段,《手牵手》类型则属于第二阶段,但无论哪个阶段都需要有发自肺腑真心创作的音乐才能帮助我们找到突破口。心理专家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任何心理技巧都不如爱。” 这正是对灵魂之声的最佳注脚,也正是小柯的那首《相信》会唱进我们心里的直接原因。
现在正在进行的危机心理干预,陪伴式的关怀更重要——灾区以外的人们更需要拥有擦干眼泪奋勇拼搏的决心,这时候的音乐人们就无比需要创作出爱在生死相逢时的时代作品。泰戈尔曾用诗表达生命如夏花般绚烂却短暂的情绪,而在我们这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大家庭里,“血脉能创造奇迹,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愿所有人携起手肩并肩,直面路途的艰难,唱着生命之歌大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