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社会各界纷纷向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灾区伸出援手。众多音乐人及歌手除了积极捐款,参加各种赈灾活动之外,还积极参与创作并录制抗震救灾公益歌曲,用音乐的方式祭奠遇难者、鼓励幸存者、歌颂抗灾勇士。其中包括已经被中国红十字会正式确定为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主题曲的《生死不离》,送给灾区儿童的《孩子,别哭》,以及华谊群星合唱的《我们有爱》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公益歌曲,比如《相亲相爱》和《直到永远》。
孙楠《生死不离》
音乐解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在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诵读的诗歌《生死不离》触动人心。以这首诗为蓝本的同名歌曲先后邀请到成龙、孙楠和谭晶录制了三个版本。音乐成为动力,孙楠在录音结束后的第二天,便和谢娜、杨若兮一起奔赴四川绵阳慰问当地的受灾群众。
前线日记:我们去了绵阳九洲体育场的群众安置点,那里有很多孩子,无论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很乐观。出发之前,我想象中的交流是沉重的,所以刚开始见到他们时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没想到是这些孩子主动逗我开心,其中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还要画一幅画送给我作为礼物。我们一起讲故事、做游戏,看到孩子们快乐的脸庞,我很高兴能够让他们暂时忘记地震带来的伤痛。
张靓颖《我们有爱》
音乐解读:包括李冰冰、周迅、林心如、杨坤、羽·泉、BOBO组合和尚雯婕在内的华谊兄弟旗下所有艺人历时3天,分别在中国的北京、成都和台湾录制完成了歌曲《我们有爱》。词曲作者为曾经创作过《月亮之上》的何沐阳。其中张靓颖是在成都通航后,第一时间赶回家乡与亲友团聚。
前线日记:地震发生之后,迟迟打不通母亲手机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对家里的牵挂究竟有多深。回到成都之后,我和舅舅开车去都江堰捐献一些救灾物品。沿途看到了大片大片的帐篷。很欣慰的是,除了有国家运送的救灾物资,还有很多私人也纷纷驾车赶到重灾区献爱心。看到很多志愿者都是学生模样,搬东西的时候都很吃力,但是依然表现得非常积极。很可惜有些小朋友还没有来得及了解生命的意义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曾经想过要领养孤儿,但是想到还有很多失去孩子的父母,觉得应该先让他们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得到慰藉。
臧天朔《孩子,别哭》
音乐解读:歌曲《孩子,别哭》的创作灵感来自温家宝总理慰问受灾儿童时说的一句话“孩子,别哭”,表达的是对灾区孩子的一种抚慰和关怀,鼓励孩子们坚强勇敢,开始新生活。臧天朔说自己拿到歌词后深受触动,连夜就弹着琴把曲谱了出来。整个歌曲的录制用了12个小时。
后方日记:虽然没有机会亲身到灾区进行慰问,但是我一直看电视关注着四川灾情。最让我感动的是德阳市东汽中学的谭千秋,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死死护着身下的4个学生。最终这4个学生获救了,但是他却从此与妻儿生死相隔。在危急关头,谭千秋身上爆发出的超越骨肉亲情的人性力量,是无畏而又无私的。我有几个家人是老师,谭千秋的事迹让我更加体会到老师的伟大。灾区重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五年甚至十年的大工程,希望大家能把慈善养成一种习惯,帮助灾区同胞重建家园。
汪峰《直到永远》
音乐解读:“我坚定地不让泪水涌上双眼,付出一切只为生命的宣言……”歌曲《直到永远》是汪峰在2003年为抗“非典”创作的老歌。如今熟悉的旋律再度承担着抚慰心灵的作用。日前汪峰在重庆参加完赈灾义演之后,满载一整车救灾物品赶赴都江堰慰问受灾群众。
前线日记:《直到永远》是我5年前的作品,只是歌词符合灾后大家的心境。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以后再用上这首歌了。从都江堰回到北京之后,想说感动太多了,每一个生命都很伟大。面对失去孩子的父母,面对失去亲友的老人,我们不应该总是沉浸在悲痛当中。这些灾区幸存下来的人们,他们经历过生死,反而不那么悲观。大家都很坚强,很团结。向灾区献爱心不是一种口号或者许诺,真正的帮助是捐出自己的时间甚至生命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天灾的这段日子里,一首首赈灾歌曲将人与人之间的无私关爱诠释得淋漓尽致。除了以上这些歌之外,还有音乐人郭亮创作并制作的《我们心在一起》,改编自Beyond乐队《海阔天空》的《承诺》等。广大文艺工作者也相继奔赴灾区,为受灾同胞们加油打气。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韩红带领着爱心救援行动志愿队再度深入重灾区,与当地的孩子们共度节日。韩红呼吁:“我们要一点一滴为灾区人民做点实事。为孩子们尽快筹建学校,让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