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评介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在写书人、出书人、读书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好书最美。有价值的思想是美丽的,学习着是美丽的,思想着是美丽的,认识着的实践是美丽的。提倡写好书读好书就是提倡思想、提倡智慧和光明,消除愚昧和黑暗。

    人生还会有许多困惑、许多悖论、许多一时看不清说不明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之处。有时候一个成熟的人无法但又必须立即作出决定或立即表示臧否。当你面临选择的痛苦的时候,你可以更有把握地去学习,用读书、实践和思想抚慰你的焦虑、缓解你的痛苦、启迪你的智慧、寻找你的答案。学习归根结底是通向真理、通向知识、通向光明、通向正确的抉择。它同时通向快乐,通向胜利,通向精神的家园、精神的天国。

                                                          ——王蒙

    《当中医遇上西医》,区结成著,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中医药的实际价值,我们可以从它护佑着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今天依然继续着的对人类健康的守护中去体验、去认知,但其在现代化中的实际命运却令人扼腕。关于它的话题,如今真是众说纷纭。其情形,诚如《当中医遇上西医》的作者区结成所说,论断中医应当如何发展方属合理,或中西医学应当如何融合,“在中国内外,一人一时一地的主见——无论中医或西医观点——不惟不缺,可能已经太热闹了”。让历史说话,区先生找到了绝佳的代言人。历史的言说无讥无讽、娓娓道来,在诉说中,中西医在历史上怎样殊途,在现代如何相通,中医从历史中走来的蹉跎、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变得清晰。

    良好的现代医学教育、扎实的专业学识和广博的文化积累,使作者得以自由驾驭中医如何现代化这个大命题。他在历史中漫步省思,以中医思想在历史中的发展、挑战、危机为主线,对中西医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与评述。在充满哲思和雅趣的论说中,作者的关照,始终未曾偏离如何使中医传统概念融会于现代医学直至通往未来的命题。

    如果你对中医药这份人类的文化财富还有热忱,关心它的历史命运与前途,那么,建议你打开这本书,汇入思考者的行列。  (庄建)

    《万物简史》,(美)比尔·布莱森著,严维明、陈邕译,接力出版社2005年出版

    这一部书,是那类只要喜欢读书的人读上几行,就立刻会被吸引住的书。并且,立刻会意识到这是一部不寻常的书。

    关于质子有多么小,此书所列举的例子仿佛是信手拈来,然而也是极其智慧巧妙的。用“5000亿个”和“1.5万年的秒数”两个天文数字,将质子之小描述得令人叹为观止。此书的某些章节,自然而然地引出科学趣事和科学事迹。此书文采飞扬、智慧巧妙的比喻不胜枚举。

    《万物简史》中的一个“简”字,对于读者理解此书很重要。“简史”二字,依我想来,大约便是“规律史”的意思。

    作者主要描写的是世上万物之物理的、化学的、细胞的生成和发展的真相。世上万物所以为物,乃是有规律的。某些规律早已被我们人类破解、认识。但那样一些规律,主要写在极具科学性的书籍里。正因为极具科学性,往往会令一般读者敬而远之。

    将极具科学性的书以极具文学性的风格来写,一向不多。《万物简史》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部那样的书。

    它给予我们中国写书人的一种大启示乃是——很科学的书原来竟是可以写得很文学的…… (梁晓声)

    《退步集》,陈丹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退步集》是陈丹青近几年文章和言论的结集。作为一个有良好直觉的艺术家和思想者,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于生活和事物的洞见。尤为可贵的是作者的诚实,既对自己诚实,也对他人和社会诚实,敢于正视并且直言自己的所感所思。当这样一个人针对时弊发言时,不管忠言多么逆耳,都是值得我们聆听和深省的。

    在不同场合,作者涉及的话题不同,若要找出一个“中心思想”,也许可以用书中一篇讲演的标题来表示,就是“常识与记忆”。恢复常识和记忆!——这一声沉痛的呼唤贯穿于全书。在作者看来,当今种种怪现状,一言以蔽之,便是背离常识、抹杀记忆,而如果不恢复常识和记忆,则所谓人文、改革、创新等响亮话语都只是奢谈。

    当今教育和城市建设中的弊病有目共睹,已经引起广泛不满和批评。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和艺术家,作者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亲身感受说了出来。他对阻挡这一进程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自我定位为“顽固的‘反动派’”。我们不妨听一听这个“顽固的‘反动派’”的诤言,这有助于我们正视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积极地争取乐观的前景。(周国平)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