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成没落贵族 国语歌是否重蹈覆辙

  粤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就正如黄霑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所言:“粤语流行曲已完全失去从前的优势,未来或许只能像粤曲一样,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级文化场所变为中国曲艺来演出。声音会随时间湮没,除了存在在人们的记忆和几张尘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鸣了……”回归后的香港,纵然偶有独唱,也只是大中国合唱的单一环节。

  最令人担心的是,内地的市场早已成为了港台音乐的最大追随者,各种各样的选秀歌手、网络歌手、各种行业的俊男美女开始向唱片市场制造垃圾,成为推动内地音乐市场走向没落的罪魁祸首。

  他们做出的音乐单一、缺少变化不说,还逐渐成为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的二道、三道贩子,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试想一下,现在内地的唱片市场还有几张能够拿得出手的唱片?除了用俊俏的脸蛋、较好的身材、波涛汹涌的胸和肥臀以外,真看不出她们能够凭借什么取悦歌迷?真是愧对了“歌手”二字!目前,只有像摩登天空、十三月等为数不多的小成本唱片公司在支撑着内地乐坛的颜面,他们处境颇尴尬,但现在还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期盼市场出现转机,否则,内地乐坛崩盘的可能性很大。

  国语市场的低迷开始让欧美、日韩音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大规模的掠取歌迷,继而大大地削弱了华语音乐在全球华人社区的影响力。音乐水准不知要好过我们多少,可我们还躲在家里闭门造车,和腐朽的大清朝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当时他们穿着袍子、现在我们穿着三角裤头!更为可笑的是大家在K歌时,绝大部分乐迷仍唱粤语歌,这不正是对香港乐坛的一种莫大嘲讽吗?

  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劣,内地乐坛浑然不知中已经扼杀了太多才华横溢的音乐人,类似陈绮贞、张悬、陈珊妮、苏打绿,这些艺人在台湾就可以走红;在内地,同样类型的艺人却受到各方排挤,逐渐退出市场,如张浅潜、杭天、二手玫瑰、丁薇、王娟、王秀娟、曹芳、与非门、牛奶·咖啡等艺人。市场逐渐被演员、选秀歌手长期占据,逐渐摒弃了地方特色、母语所赋予的财富,开始重蹈粤语歌没落的覆辙。

  大量的口水歌蔓延,对歌迷和市场而言是可悲的,因为他们都是受害者。这是唱片公司的一种蹩脚手段,是一种极为卑鄙的手段,它不会顾及市场好坏,只关心盈利率的高低。不错,他们是拥有极为成熟的操作模式,香港乐坛引以为傲的粤语时代不就这样被他们无情的毁掉了吗!估计下一个是不是该轮到国语了?但愿我说的不是危言耸听,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正在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还没有与你“发生关系”,但等你发觉时,恶果早已在你的肚子里熟透落地了!也许你觉得我的这种担心有些多余,因为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但我很怀念那个年代!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