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新民署长就当前新闻出版业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龙新民:短期内恐怕难以做到。目前网络媒体,影响越来越大,但情况也比较复杂,有网络报刊,网络出版单位,也有网络视频节目。但是,商业网站的新闻采访,我觉得还不能完全开放,记者证目前还不能发给他们。如果所有网站都可以自由报道新闻,管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就会对传统媒体形成更大冲击。当然,网络媒体是否拥有采访权,还是个新的问题。

    我们要根据新的情况,调查研究,提出新的对策完善管理。

    传统媒体未到冬天

    有的传统媒体担心新兴媒体挤占自己的空间。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但又不完全如此。

    新京报:此前有些传统媒体联合抵制网络转载他们的新闻,你怎么看?

    龙新民:我觉得这是媒体发展中一个新矛盾。传统媒体的新闻被网站转载,这是一柄双刃剑。广大网民了解新闻,会扩大了传统媒体的影响。但网民聚焦于网络,又可能使报纸订户减少,广告客户涌向网络。

    新京报:有一种说法认为传统媒体的“冬天”来了,认为网络对传统媒体冲击太大。

    龙新民:我不认同这种说法。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现在都是春天。我们国家现在大环境很好,这给媒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确,有的传统媒体担心新兴媒体挤占自己的空间。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但又不完全如此。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但传统媒体的优势,又是网络媒体不能够完全取代的。该看报的人还会看报,图书广播电影电视都有自己的读者群。所以,我们首先主张传统媒体能够占领新兴媒体的阵地,比如,鼓励报刊社办网站,办网络版。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不是谁吃掉谁,而是谁也离不开谁,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键就在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巩固老阵地,开辟新领域,适应新形势,那么各类媒体就会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

    在总署履职如履薄冰

    新闻出版政治性、政策性极强,又是十分敏感的领域,现在改革难度很大,发展任务繁重,管理压力也大。

    新京报:你怎么看报刊出版业的改革?

    龙新民: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起开始试点,在35个试点单位中,报刊出版发业是最多的,有21家。试点效果证明,出版发行业的改革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我对报刊业和出版发行业的改革充满了信心。

    对于中央的部署,从报刊业来讲,除了党报党刊以外,文艺类、生活类、科普类的报刊社,有的要转制为企业;出版发行业,除了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和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社,绝大多数都要转制为企业;发行单位,除了极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行单位,全部要转制为企业。中央的方针已经十分明确,要求也非常具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实践也证明,改革是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取得了好的效果。

    新京报:你到总署履职以来有什么感受?

    龙新民:我到总署工作1年零2个月了,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闻出版工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我也深深感到,新闻出版作为一个政治性、政策性极强,又十分敏感的领域,现在改革难度很大,发展任务繁重,管理压力也大。我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任何时候都必须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