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春夏秋冬的阅读:从莫严到周国平

  秋去冬来,手头上的《我的名字叫红》、《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尚未释卷,忽然发现书店里关于长征的书籍琳琅满目。我最喜欢的是王树增的《长征》。该书以细节取胜,首次披露了许多读者从未领略的历史真相和大量资料,凸显出作者为写作这部鸿篇巨制而耗费的心血。我们应该钦佩王树增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尽管《长征》53元的定价令人咂舌,但对于爱书人而言,也算物有所值。 

    这一年,最后的感动来自王海鸰的《新结婚时代》,该书被我通宵达旦地读完,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小说描述了城乡间鸿沟的难以调和,着力提醒人们,无论何等真挚浓郁的爱情,一旦被纷杂的生活杂质所骚扰,家庭就会响起不协调的杂音;必须注意家庭背景的差异对婚姻带来的干扰,防止婚姻悲剧的发生。困扰当代中国人的“错位婚姻”,被王海鸰描绘得活灵活现,不愧为“中国家庭婚姻小说第一人”。 

    2006年,国民阅读率则滑到了最低谷,而图书价格之高和盗版书市场的喧嚣,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很多畅销书在网络上动辄以7折8折出售,足见其定价水分多多。此时,大批读者逐渐青睐盗版书——当正版书成为一种贵族消费时,盗版书就会成为大众阅读的快餐。 

    2007年的时光就在眼前,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新书还会蜂拥而至。只是,为赶时尚而粗制滥造的东西,不会使读者动心。不管是谁,要想使自己的著作在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质优价廉,否则便自毁家门。作为读者,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拭亮眼睛,捂紧腰包。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