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些名家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都梁、王强、付遥等在内的非专业作家创作的作品却大受欢迎。比如都梁的《狼烟北平》、王强的《圈子圈套》、付遥的《输赢》等作品都受到了不少读者的追捧,并连续高悬各大书店文学类新书榜。对此现象,著名出版人安波舜认为,当下不少名家的作品,就是一个“脏”字,写出的东西不但没有生活现场感,而且内容多是出了厅堂就是床上的话题,无聊至极。而非专业的作者,他们利用自己熟悉的行业或领域,写出的作品真实感人,可读性强,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经验。
域外作品平分秋色
与国内名家作品相比,域外的小说反而格外受欢迎。《追风筝的人》和《我的名字叫红》一上市就异常火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救赎的故事,作品温馨感人,直指内心。因此,该书在前期未做任何宣传、低调上市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我的名字叫红》更是倚仗其作者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分,横扫书市。
“垮掉的一代”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在路上》,此番因为重译而再次引发阅读热潮。此版译本是以国际学界公认的1991年企鹅出版公司的“二十世纪经典文库”版为底本,在完整再现经典原著的同时,收入《在路上》打字稿部分影印样以及凯鲁亚克多幅水彩画作,可见凯鲁亚克所宣扬的自由思想仍在不断地影响着阅读者。“诗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语言优美纯净,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在写作中追求现实和精神家园的故事,读来颇让人凭空生出些淡淡的哀愁。
此外,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遗作《法兰西组曲》、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以及大江健三郎的最新长篇《别了,我的书》等都是今年不错的引进作品。侦探系列的《八百万种死法》和悬疑小说《骗局》等,故事情节丝丝入扣,一波三折,可读性极强,成为国内悬疑小说作者学习的典范。遗憾的是米兰·昆德拉的《帷幕》,没有像昆德拉此前引进的作品那般受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