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调整不是行情终结

    分析师说,有了管理层的“定心丸”,再加上其间人民币一度“破8”、商品期货市场的大涨等,在这种人气高涨的氛围中,原定恢复融资功能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几乎是在一周时间之内就迅速完成了。

    5月15日,G长电(600900)发行认股权证获批; 5月18日,G综超(600361)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4600多万股A股完成; 5月19日,G申能(600642)增发不超过2亿股获批。接下来便是发布IPO新规。5月18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5月25日,又确定中工国际为第一只IPO新股。

    从提出恢复融资三步计划到IPO新规,其间不过十来天,速度之快超过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来看,是市场熬身的超强之势,加速了融资计划推进的步伐。

    在融资恢复计划快速推进之时,对应的增加入市资金量举措的落实却并没有同时跟进。

    分析师预计,随着未来增辟资金入市渠道和入市量的举措的推出,将缓解IPO恢复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实际压力。如果IPO引入优质公司加盟,也将是一次新的投资机会。

后市与“5·19”行情高度相似
    本轮行情在“五一”后表现出明显的资金推动性质。近期走势演变上也与7 年之前的“5·19”行情高度相似。

    市场未来的走势也会与“5·19”行情的后续演变相类似,阶段性高点可能在持续放量反复冲高后形成。但在充裕的资金支持下仍将维持较长时期的高位震荡,之后是否产生一次较深的回落则取决于扩容压力与经济走势。

    虽然A 股市场已经进入一轮长期的、全面的“估值驱动型牛市”,但招商证券认为,市场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可能在3 个月左右)的震荡调整。

    支持这样结论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支持本轮行情上升的动力开始逐渐衰竭。投资者对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预期由周期性波动向长期稳定增长转变所带来的估值提升效应已经基本兑现,特别是在投资者对宏观调控由恐惧到接受的情绪转变发生之后,A 股估值有了显著提高,不再表现为局部低估现象,与境外中国资产定价以及国际市场定价相比都已经不再偏低。

    其次,股改效应(对价、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改善)已经随着股改基本结束而逐渐消失。因股改而引发的公司治理改善和盈利能力提升预期则是一个长期效应,其中以资产注入为典型。然而,在近期资金驱动下的上涨中,这一预期已经被市场大幅炒作,甚至出现透支现象。

    第三,资产供需关系转变所导致的估值提升作用已经兑现。投资者对扩容的态度已经完成了由疑虑到欢迎的转变。股市大涨吸引场外资金蜂拥入市,盈利效应体现到极致,成交量激增至历史最高水平,市场已经表现出短期供给短缺下的资金推动型上升。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