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了世界各地曾经使用以及仍在使用的各种文字?那些未曾被解读的永远像谜语一样的符号,它们不肯吐露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我们无从知道这些至今依然隐晦难解的、来自于许多默默无闻的古代记账员、书写员和教师创造的古文字之谜。
真正的文字指的是一套为世人所公认的、有具体形式的记号或符号,是用以记录人们希望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借用法国当代符号学者罗兰·巴特尔的话来说,文字始终是“任何一种发展成熟、功能齐全的语言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远在6000年前,人类为了记录而创造文字,随后,文字逐渐成为思考、酝酿理念以及创作的凭借,成为人类证明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与人类自身的发履历史紧密交织,文字的历史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进展缓慢而复杂。文字创造者石破天惊的禀赋,古文字破译者解读神秘符号的才华,还有这些文字符号本身的美与暗示示--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奇妙世界。
《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这本有趣的书县陪伴我们游览文字这个奇妙世界的最佳“导游”。该书以大量的彩图与简洁的文字叙述了“文字世界”的起源与发展,侧重于介绍西方文字,对东方的汉语与阿拉伯语等其他语种文字的特点、差异等也都有所涉及。大量的图片使我们得以直观地了解不同时代的书写的形貌,真切地感受着文字的魅力。正如书中所引的勒内·埃蒂姆柏所说的话:“人类生生死死,代代相继,但我们学会书写的历史仅有6000年。”依赖于文字的发明与应用,6000年的历史累积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而没有文字的历史与时间已无法追溯、无法丈量。
纵观所有楔形文字的发展史,其开篇几乎都是相同的。古代先民最初创立的符号都是图画,即象形文字或若干个象形文字的组合。猜字画谜是文字发展的关键。譬如美索不达米亚的象形文字,起初只是一种辅助记忆的工具,慢慢发展成简便的书写系统。而埃及的象形文字,从一开始就是十足的书写系统,它几乎能记录全部的口语,既能表现具体事物,也能表达抽象概念,还能书写农业、医学、法律、教育等各方面的文献,以及宗教祷词、传说故事等。在我国,相传文字的发明使“天雨粟”、“鬼神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在现世之外寻找到了与过往的历史、未来世界相沟通的通道,它记录、翻译,把思想,也把声音化为纸上的符号抵抗着时间的流逝,由此可见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所具有的伟大意义。
文字是一种见证,一种情感和思想的地震仪器。有了文字,古代先民们就有可能记录他们自身的世界和生活,记录他们的王朝世系、婚姻战争等重要事件。文字承载着历史,历史与文字一同诞生。而那些未被解读的文字,与它们所关联的未被了解的文明一样,如同被丢弃在时间长河中的永恒的谜语,等待着充满好奇心的后人去揭开谜底。
那些受到未解之谜召唤的解读者,满怀激情与梦想,“面对无从辨认的符号,他们十分执着,深信宝藏就埋藏在乱草荒野中,他们抹去残碑断砖上的厚厚尘土,闯入从未开发的新领域,破译了远古的书写语言,从而把光明投入到人类古史的广大领域”。可见,文字的历史是一则充满奥秘的故事,又是一部曲折离奇的侦探小说,千变万化,它们本身似乎就能吐露令人陶醉的信息,吸引着人们的兴趣与好奇心。
对那些“执意埋首于晦涩符号、以解读贝壳铭文为职志的人”,我们充满敬意,因为他们让我们对那些尚未破译之谜满怀期待和希望。埃及学奠基人商博良是最早从事这项研究、最具原创力的学者之一。在这些先行者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从19世纪开始,大量神秘晦涩的文字被一一解读,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斯堪的那维亚的古代北欧字母以及在爱尔兰和威尔士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凯尔特文字,当然,还包括我国的甲骨文。他们的研究成果,令我们探求古代先民文明发展史的目光得以投向更加深邃的历史长廊。
而一开始考察文字书写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用什么东西书写?写在什么东西上面?因为文字的形式与风格,既决定于孕育它们的文明,也受限于技术层面的条件--书写工具,以及负载它们的载体。因为书写材料的耐腐程度,以及这些材料对气候的适应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字的存亡,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语言和文字系统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是仅留下一点蛛丝马迹,而另一些语言和文字系统却经受了无情岁月的考验,得以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文字与书写已不仅仅是文字本身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不断变化的书写材料、不断进行艺术创造的书写者、印刷术和书籍本身发展的故事。这个故事琐细纷杂,充满了细节,草纸卷、羊皮纸、鹅毛笔、活字印刷……印刷技术与书写工具的不断变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风格万千的文字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