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著名民俗学家仲富兰教授领衔主编的《民俗掌故日历》系列持续探索中华民俗的深厚魅力,7.0版(2026年)聚焦于“中国古典诗词与民俗文化”这一璀璨主题,恰如点睛之笔:“民俗厚土培诗韵,诗韵繁花映俗风”。中国古典诗词与民俗文化,两者共生共荣,互动映照。古典诗词是民俗的“雅韵华章”,以其高雅优美、富有韵律的形式,提炼并升华了民俗中的情感、场景与文化精髓;而民俗则是滋养古典诗词的“丰沃厚壤”,源源不断地为诗词创作提供素材、主题与深厚的文化根基。二者相互依存,共同铸就中华文化的瑰宝。本版日历匠心独运,精选古往今来描绘岁时节令、民俗风情的诗词名篇佳作,以“每日一诗”的亲切形式,带您领略诗词与民俗交融的魅力。您将在王安石的《元日》中感受春节爆竹驱/邪、屠苏迎新、桃符换旧的生动场景;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沉浸于元宵灯会的华美璀璨与人间欢腾;随杜牧《清明》体会清明时节的雨丝情思;从文秀《端午》追溯端午习俗的深厚渊源;品味秦观《鹊桥仙》编织的七夕浪漫情笺;在苏轼《水调歌头》的中秋咏叹里共鸣于月圆人圆的期盼与人生哲思;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重阳登高的亲友情愫;从杜甫《小至》感知冬至阳生的气象更新;于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感受腊八馈粥的乡村暖意……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民俗风情的鲜活载体与深情写照。通过每日沉浸于一首经典节日诗词,《民俗掌故日历7.0版(2026)》让您在感受诗词韵律意境之美的同时,深入理解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有效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让民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焕发恒久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