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朱德的母亲生了13个孩子,因无力喂养,只有6男2女存活下来。朱德6岁时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被送到私塾读书,取名来代珍。他学习认真刻苦,成绩总比那些地主子弟强,但却因为是穷孩子而受到富家子弟的欺辱。在朱德幼小的心中,已经萌发了对人世间不公平的念恨。 朱德9岁那年,四川大旱,朱德一家也因贫穷而不得不分开了,朱德随伯父母迁到大湾。这一年的遭遇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启发了幼小的朱德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在他的心中已决定寻求新的生活道路。 1909年,朱德终于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这里,他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他一生的救国生涯。 从1911年到1917年,朱德在蔡锷将军的军中参加了反清斗争、护国讨袁斗争和护法运动,但他最终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被军阀利用来争权夺利,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这个时期,他已是少将旅长,薪饷很高,生活优裕。他娶了南溪师范的毕业生陈五珍为妻,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他救国救民的志向却越来越坚定了。1922年7月,朱德历尽艰险终于来到北京,他找到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恳切地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但陈独秀认为旧军队的将领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考验,没有接受他的申请。这令朱德很失望,但没有动摇他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于是他决定到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去探求救国真理。在巴黎,他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为朱德不平凡的经历和执着追求进步的精神所感动,成了他的入党介绍人。从此,他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一名坚定、勇敢的战士,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1927年8月1日,朱德参加了南昌起义,任第九军副军长,但随后起义部队遭到优势敌人的围剿,损失惨重,在这个危难关头,朱德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他坚定地对战士们说:“起义军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南昌起义这面旗帜绝不能丢。”随后他带领部队向井冈山挺进,终于和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部队胜利会师了。从此“朱毛红军”威震天下,开辟了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德担任检阅司令官,驱车检阅了解放军各军兵种部队。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为之奋斗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终于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此时他已是63岁的老人了,但他没有丝毫倦怠,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到最后一刻。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朱德不胜悲痛,他迈着艰难的步子,向他50多年前的入党介绍人,向他50多年来亲密的战友庄严地举手致敬。随后,朱德便卧病在床了。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嘱咐夫人康克清把他的存款近两万元全部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这是他多年自奉节俭、节衣缩食积攒下的。从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以来,从来没拿过元帅工资,他也从不肯浪费一点人民的钱财。 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元帅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终年90岁。
推荐阅读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格言》 《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 《人民的总司令朱德》 《朱德 共和国领袖故事》
延伸阅读 《朱德传》,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版](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朱德的非常之路》,刘学民/著;李力安/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朱德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庹平/主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话说朱德》,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生活中的朱德》,王亚丽/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少年朱德》,罗歌/著,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朱德的故事》,唐正瑞/编著,郑州:海燕出版社,1999年版。 《元帅痴情强国梦:朱德与新中国》,鲁杰/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与朱德》,鲁杰/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元勋之路:朱德的故事》,刘学民/主编,2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朱德手迹精选》,朱德/书;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编,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 《朱德军事文选》,朱德/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 《我的父亲朱德》,朱敏/著;顾保孜/执笔整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朱德与范石生》,郭军宁/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