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是写诗的大宗师,他用洞悉世事的智慧,把最难以表达的感情描摹得触手可及。张小娴也写过类似的文字,她是排列文字的高手,善于用手术刀一样的冰冷,让所有隐约产生过的情愫都展露无遗。而由少儿出版社新出版的《天使城市不下雨》,则是一本让人更惊讶的书,惊讶不仅来源于娴熟的文字,交错的情节,冷静的思考,更来自于作者——她只是个14岁的小女孩。
14岁,距离我们多么的遥远。我们总一厢情愿地认为那是充满了天真、阳光和单纯的年岁,却不记得曾经的我们到底如何度过那些淡蓝色的日子。只依稀记得交织着迷惘、孤独和对不确定的渴望。翻开《天使城市不下雨》,看到的是Kenzo的香水,地铁站台,夜里的酒吧和名字暧昧的cocktail,城市在身边隆隆滚过,艺术电影和非主流音乐不停播放……
应该说,这些可以算得上小资的元素在作者手下并不显得突兀,甚至毫不稚嫩,看到《春天破碎四月》里那个穿着校服,每天翻墙而出,在白天的酒吧里默默看BAR TENDER调酒的女孩,看到《第二次邂逅》里那个在陶吧里手抚陶罐、泪流满面的女孩,看到《63天,与魔鬼的许愿》里面那个穿着格纹裙子、棉布衬衫的沉默女孩,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影子,渴望成长又害怕不确定,渴望爱情又畏惧爱情,渴望成熟又充满单纯……那是我,是你,是我们所有人曾经的身影,是我们曾经简单,现在却再也无法企及的年岁。从刻意成熟的文字里,看到自己的单纯,这是多么微妙的心理暗示。
如果说文字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天赋,那么巧妙的情节设计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作者的细密思维。无论是《63天,与魔鬼的许愿》还是《似水年华》,作者都用不动声色的白描笔法,为我们平行编制着两个独立但互相依存的故事框架,当故事线索最后相交的时候,作者才隐身到故事背后,看着恍然大悟的读者快乐地微笑。这是14岁的狡黠,又是超越14岁的快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