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 ~ 《谁动了我的奶酪》和《致加西亚的信》都是前文讲过的小册子,在本年度,它们连同《杰克·韦尔奇自传》一起,创造了经管类图书的销售神话。“谁动了我的??”更是成了许多报纸上许多文章的标题方式。那一段时间坐飞机旅行,乘客中的商务人士几乎人手一册,在飞行中阅读,可见其影响之广。
两本网络文学脉络下的图书,成了2002年文学类图书的最大嬴家,即内地作者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台湾地区作者王文华的《蛋白质女孩》。二者是有不同的,王文华早已在网上出名,在台湾已经家喻户晓级的人物,内地出版社是买版权操作。慕容雪村则是刚刚在网络上混出个样子,《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是他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小说。
《菊花香》打响了韩国图书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自本年起,青少年中所谓“哈韩”、“哈日”一族渐成气候,《菊花香》可谓应运而生,时机找得非常准。再早或再迟,都很难取得如此骄人销售业绩,这是出版策划人的精明所在。
由此书开始,文学类图书的版权贸易中,韩国文学比例陡增。
2002年的书市,旅游类图书突飞猛进,来势汹涌。《藏地牛皮书》即是此类书中的杰出代表。精美的个性化设计、不流俗、极富个性的旅游指南,是这类图书的成功关键。此后两年时间,旅游书一直是书市一大卖点,乐此不疲者愈来愈众,以至2004年的几次订货会上,大家开始感叹,旅游书热过了头。
“几米的绘本”系列图书,应该算在“图文书系列”脉络之下。图文书发展到2002年,读者们的新鲜劲早已散尽,剩下的,全凭实际功力定输蠃。“几米绘本”系列制作精良,内容、形式结合得完美无缺,取得不俗销售业绩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几米绘本”系列也带动了内地的绘本的创作风潮,其中钱海燕是比较成功的一位。
~ 2003 ~ 2003年度,因为受“非典”影响,图书市场几乎有小半年的空白期。在这种前提下,虽然仍有大畅销书出现,但是在整体销量上,没有冲过百万册的尖端新书出现。
本年度的十大畅销书中,《陈鲁豫心相约》、《我把青春献给你》、《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都是名人出书一类。
甚至连杨绛的《我们仨》一起,也该归到名人出书范畴来看待。杨绛在文学上的造诣之高自不待言,但是《我们仨》更吸引普通读者的,可能是背后隐藏的钱钟书。经过十数年媒体的疯狂造神运动,钱钟书已经成了一个明星级人物,既是明星,其家属撰写的写他的文字自然会被追捧。
本年,引进版的昆德拉小说经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包装,重新推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氏著作中人气最旺者,此番也进入十大畅销行列。
《把信送给加西亚》可看作上一年度《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亚的信》的一种回响,属经管类正常畅销图书。
本年,郭敬明的《幻城》畅销一时,直有追赶当年韩寒《三重门》的态势。虽然后来郭敬明的单本销量仍未超过韩寒,但是因为他与接踵而至的“80后”写作时间距离近,而被认作新一轮“青春文学”写作的领风潮之先的人物。郭敬明之后,“80后”、“青春写作”这样的词汇才被广泛提及,图书市场上又迎来了张悦然、春树、李傻傻等全新靓丽的面孔,搅得一池春水发皱。
本年,有一家出版社在市场上如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分外夺目,就是机工出版社。它们出版的《执行》一书,既为经管类图书在品种上做了一大丰富,也让他们出版社从此迈入强势出版单位的行列。
《执行》一书销售获得巨大成功,它简约的封面设计,十六开的开本形式,从此几乎成了经管类图书的最有效的外包装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