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 ~ 站在今天回望2000年这一世纪之交的图书市场,真有股继往开来、辞旧迎新的劲头。从梳理畅销书门类脉络的角度看,这一年是个大丰收之年。
首先,网络文学开始兴盛。《第一次亲密接触》可算这类图书在市场上的发轫之作。本书是台湾网络文学的代表作,作者的网名“痞子蔡”甚至比他的学名“蔡志恒”知名度更高。从此海峡两岸的网络文学变为纸质出版蔚然成风。单是中国大陆,我们就可以梳理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菊开那夜、慕容雪村……尽管以安妮宝贝为代表的一些自网络开始文学创作道路的作者已经离开网络,但是网络文学在书市却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网络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出版业方面,对于广大写作爱好者来说,网络是他们寄予厚望,达到出道目的重要地盘。正因如此,网络文学才有如此之大的号召力,也才会如此久盛不衰。
曾经持续“高温不退”长达三五年之久的素质教育类图书热,是从本年开始发轫。发轫之作是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和刘卫华、张欣武夫妇合著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关于这两本书之间的关系,《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编辑杨葵曾经撰写长文谈及,他说他是通过《素质教育在美国》受到启发,想到素质培养这个词,于是在日后的一切营销过程中,始终高举这面大旗,终于将其做到天翻地覆。一时间,跟风成堆,书市布满各种“素质教育”的旗帜。
《哈佛女孩刘亦婷》至今总销售已近二百万,创造了图书销售的一个奇迹。很多高校的出版专业研究师生都将此书的销售过程当作案例加以分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高人从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致用法宝,加以推广。
本年,同样在未来几年持续“高温不退”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开始面市。本书至少有下列三个元素:一,引进版畅销图书;二,少儿类图书;三,魔幻类图书。前二者,以前均有脉络可寻,但是此书引发魔幻类小说的盛行一时,是不可不说的最重要功绩。
《哈利·波特》在它的原产地,已经系列开发,形成一大产业;但在中国,目前还只是通过图书和电影两个领域获取利润。怎样全方位、多品种开发一项选题,是所有出版人及其它行业的人们应该思考的一个课题。
本年书市闯出一位惊世奇才,就是写《三重门》的韩寒。早此以前上海《萌芽》杂志社联合多方举办“新概念作文大奖赛”,韩寒是一等奖获得者,按规定,他可以免试进入名牌大学继续上学,但是他选择了退学。《三重门》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写成的,出版后迅速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媒体称这场风波为“韩寒现象”。从书业的角度讲,此书是日后所谓“80后写作”,所谓“青春文学”的发轫之作。韩寒之后,张悦然、郭敬明等一批“80后”作者在2003~2004年掀起一股“青春文学”的热潮。
本年,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继续着名人出书热。本年,余秋雨又有新书出版,并照例荣登十大畅销榜。本年,纯文学作家市场化的队伍里又走来了铁凝,这位当年以写拾麦穗纯情故事走上文坛的女作家,经过多年痛苦裂变,终于成了一位全才型作家。
另外,本年还有件事要特别提一下:王朔在本年出版《无知者无畏》之后,开始封笔,到目前为止,再也没有新小说出版,让无数王朔迷等得花儿都谢了。事后看,这是一派喜庆的2000年的一件伤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