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绍光和追求:卖掉豪宅去流浪

丁绍光的画价让人吃惊,即使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美国画家也卖不到这样的价钱,他们的心理肯定很不平衡。差距的形成肯定是有原因的。丁绍光分析说这主要是各人学术思想和对世界的了解不同。他向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约在10年以前,他到纽约开第一次画展。开展的前一天,正巧他有一位朋友过生日,他就决定去他家里为他祝寿。当时是美国的一辆豪华礼车来接他去,在车里司机就问:“你怎么去那个地方?那里很穷困的。”他就说:“你不要认为我们画家就一定很有钱,有很多很好的画家并没有钱。”到了门口,司机就说:“这里不安全,我去帮你叫门,等你朋友出来接你,你再出来。”司机就把门给锁上了,不让他下车,丁绍光跟他怎么讲也说不清楚,他不希望有朋友看到他坐在这样的车里等着别人来接。结果出来了一群大陆的画家,他们射过来的目光让丁绍光觉得很不自然,然后司机就回来了,开了车门让他下车。许多中国来的画家都在一旁议论纷纷,讲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话。第二天丁绍光有一个画展,他们就去参加了,当时他办的是一个商业画展,把所有的画通通卖掉了。有一位画家就酸溜溜地拍拍他的肩膀说:“老丁啊,这个是奶油加面包,你有本事的话就打进‘studio forty seven’,那才是艺术的表现。”丁绍光记住了他的话。到了第二年,助理问丁绍光:“这次咱们到哪一家画廊开画展呢?”丁绍光就说你到“studio forty seven”那里问问,然后助理打了个电话,对方马上就接手了。他在那里开画展的时候,一个中国画家都没请,画照样卖得很好。说到这段经历,丁绍光说:“我不说我的艺术非常成功,而是他们把商业与艺术对比起来的思想,我个人认为是不对的。”

    丁绍光认为一个中国画家在美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把美国画家画不出来的画出来,这是第一条。他花了六年时间才领悟到这点。最初丁绍光和其他画家经历的遭遇是一样的,非常曲折坎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画展时遇到一位只有两万美元的画商,当时他看丁绍光的画看了四个多小时,然后就由他带着丁绍光参加了艺术博览会,这个博览会完全是商业操作行为。丁绍光曾跟他的朋友说:“你不要把你的理想丢掉,但你必须经历这样一条路。”

    从此可以看出丁绍光在美国的艺术观点很明显--先有钱,然后有艺术。有了钱以后可以放弃商业化了的艺术而去从事纯粹的艺术。物质社会的艺术家这样认识也是物质社会的结果。

    丁绍光有一个周游世界的计划,目的是为了学习世界各地的艺术,考察世界各地的生活,从中吸取精华,促使自己有突破!他满含感情而又理智地说:“我首先要回到中国去。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中国画的艺术源在那里,现在整天在房子里画,我已经掏光了。我要回去再学习和研究,补充营养,加固根基。然后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精华补充自己。只有这样,我的中国画艺术才能再上台阶,再次升华。”他告诉我他的最大愿望是要让他未来的中国画能走进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成为他们珍贵的收藏品。

    我有些怀疑,卖掉房子去追寻艺术,谈何容易!他说:“我把这幢房子卖了,走到哪里买到哪里,自由自在。”

    “这么多从世界各地找来的艺术品往哪里搁?”

    他吸着烟,吐着朦胧的烟圈,冷静地面对我的质疑: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男人所具有的内心的丰实,犹如他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他的影响,同时也不难发现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的印迹。就像他绝大部分作品中,女性和母爱是主题和形象。女性更能充分表现人性之美。当然,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他对当前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忧虑。

    看得出,他是真的想朝艺术的顶峰走去,其实也是朝生命的意境走去。他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风格,这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有人说他是把印钞机给扔了,但他愿回到艺术的自我。

    艺术与商业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矛盾。丁绍光认为不能把商业与艺术对立起来。他觉得如果这样就好比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到美国后已经参加了上千个画展,而且每个画展他的画都卖得非常好,这样一来就有无形压力。大家都公认了他的画,如果他想改变,有可能会砸了很多人的饭碗;但对他自己而言,举办太多的画展,没有一个自我的思想空间,他觉得他好像一个快被榨干的人,需要吃饭、喝水,补充体力。他觉得他现在就处于这个状况。他坦言:“如果面对一个我很有感触的作品,超过一个月,我也没有时间去画,那就是商业对艺术造成了障碍。”

下一页 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