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入围名单姗姗来迟 作品较全面也留遗憾

在初审工作完成一年多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前日终于公布了备选作品书目,26部长篇小说最终进入终评。与一年前有关人士披露的入围名单相比,增加了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周梅森的《绝对权力》等6部作品。评委会主任张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名单大体代表了评奖年度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整体水平,但遗漏个别优秀作品也在所难免。

新增作品多为主旋律作品  据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任张炯介绍,最早的23部的入围名单是由24名初审专家从出版社、作协推荐出的156部作品中推选出来的。现在公布的26部名单是按照规定,把有3名或3名以上的终评委联名推荐的作品增补进去之后的名单。对增补进的6部作品,张炯介绍说,大多是是能够贴近现实生活,反映当代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的主旋律作品,但也有《抒情年代》这样在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据记者了解,《抒情年代》是一部文革题材的作品。

4部非评选年度作品未获通过  张炯还告诉记者,两份名单不同的原因是,首先,在本届茅盾文学奖从评委库中随机确定了21名本届的终评委后,评委会的第一次会议中又有7部长篇小说被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推荐。其次,原来入围的23部作品中的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周大新的《第二十幕》、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和增补的7部中的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都是本届评奖年度(1999-2002)外的作品。按规定,需评委会投票表决,获得1/2以上评委同意,方可获得参评资格。结果在第二次评委会会议上,经讨论和投票,4部非本届评选年度内的长篇小说均未获得通过。最后,确定26部入围作品。

  对被取消资格的作品,张炯表示,这并不涉及对这4部作品的评价。主要是不少评委认为评奖年度外的作品再度被遴选参评,会在实际上给评奖带来某种混乱,因此大多数评委倾向于不予考虑并建议今后对评奖条例再做修订。他还透露说,在对这些作品的投票中,有些作品获得的票数并不低,但终因未达到半数而被取消参评资格。

“名单大体代表中国长篇小说创作水平”  茅盾文学奖自评选开始一直备受关注,期间从各种渠道透露名单,而中国作协却迟迟没有官方名单。对此,张炯解释说,此前已经有其他渠道透露了初审专家组推选的名单,但按照评奖程序应该是完成评委会举荐程序之后才能公布。而对于这个官方名单的公布一再拖延,张炯说:“参加评选的有20多部作品,有些作品有好几卷,评委需要时间阅读作品,才能参与评委会的讨论。”另据记者了解,评委会组建时间较晚也是造成最终名单确定较晚的原因之一。

  对于目前的名单,张炯表示,经过各单位的推荐,初评专家和评委会的举荐,目前的名单大体上代表了评奖年度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整体水平。但他也坦言遗漏个别优秀作品在所难免。他说:“任何评奖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对个别作品入选的不满是正常的。”

  记者看到,26部作品的篇目已经在中国作家网公布,张炯介绍说,读者可在篇目发布后一个月内,将意见反馈到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入围名单  1.《采桑子》叶广芩(女)  2.《歇马山庄》孙惠芬(女)  3.《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4.《怀念狼》贾平凹  5.《中国1957》尤凤伟   6.《大浴女》铁凝(女) 7.《大漠祭》雪漠    8.《英雄时代》柳建伟  9.《檀香刑》莫言   10.《东藏记》宗璞(女)  11.《白银谷》成一  12.《西去的骑手》红柯  13.《音乐会》朱秀海  14.《无字》张洁(女)  15.《花腔》李洱   16.《楚河汉界》马晓丽(女)  17.《绝对权力》周梅森  18.《抒情年代》潘婧(女) 19.《银城故事》李锐  20.《远去的驿站》张一弓   21.《把绵羊和山羊分开》懿翎(女)  22.《大江沉重》吕雷、赵洪  23.《天高地厚》关仁山  24.《解密》麦家  25.《乡谣》黄国荣2  6.《张居正》熊召政(黑体为新增作品)

评委评价入围作品  “艺术上有探索的作品也入围了”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我认为评奖年度好的作品都进入这份名单了。关注到的题材和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历史、战争、改革、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也比较丰富,过去茅盾文学奖曾经被批评“唯现实主义独尊”,这次莫言的《檀香刑》、李洱的《花腔》以及《西去的骑手》、《抒情年代》这类在艺术上有探索的作品也都入围了。

  对于后来增补进去的6部作品,是因为有3位以上的评委举荐,经过复议之后进入备选名单的,大部分是主旋律作品,这是因为有些评委重视这类作品,至于最后它们当中是否有作品能够获奖要看全体评委的认可情况。

《马桥词典》、《活动变人形》出局较遗憾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

  我觉得这份名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评奖年度内的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没有遗漏掉重要的作品。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