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足珍贵的老地图

收藏地图其实也是在收藏历史, 前景十分广阔。地图同样存在着非常好的投资价值,尤其是那些弥足珍贵的老地图,往往成为一些政府机构、图书馆和有特殊需求的企业寻觅的目标,市场价格在近10年中扶摇直上。

    地图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目前地图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用途广泛。
  
地图收藏前景广阔  地图收藏古已有之,主要是国家行为,尤其是作为国家象征的疆域版图,都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的汉代已有了专门收藏和管理地图的地方。目前北京图书馆是我国收藏古代地图数量最多的机构,而美国的国会图书馆则是当今世界上地图收藏最多的地方,数量超过了360万幅。

  近年来地图收藏开始得到重视,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民间的地图收藏日渐活跃,尤其是在沿海的发达城市中,已形成了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为地图的收藏发展注入了活力。不过迄今为止全国性的地图收藏协会尚未建立,说明地图收藏的影响力还有待拓展,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地图在目前经济发达的社会中随处可见,大街小巷的书摊、书店和交通枢纽的商店里,都能够看到当地发行的地图,可谓信手拈来。但是,真正要系统地收集地图,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其难度并不小。这是因为地图的数量繁多,各种形式的版本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专业性的地图也在发行,让人眼花缭乱,如果在收集初期没有很好地厘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收藏范围,那么集不胜集的尴尬就会随之而来。

有的放矢地归类收集  怎样恰如其分地确定收藏地图的范围呢?从根本上讲,必须从主题或专题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收集。如以主题为目标,则可以收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地图,注意这里的世界地图是指各个国家发行的全世界地图,由于许多国家不断发生着变化(分裂和合并)以及相邻国家之间对疆域的认识不同,世界地图的版本多种多样,且因时间的不同而出现多端变化。如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在欧洲大陆的变化,即形成了数个国家的分裂,地图上也多了许多新的国家。因此收藏世界地图,可以更多地告诉你地球上发生的事情,政治上的含义更大些。倘以专题为出发点,可以收集交通、旅游等地图,其中交通可以细分为公路、铁路等,这类专题收集不必拘泥于一个城市或国家,范围更加的广泛,但就收集的难度看,比主题收藏要轻松些。此外还可以将主题和专题两者结合进行收集,范围变得更小,但这种收集的要求颇高,必须考虑以前发行的地图。像收集上海交通图,范围虽然局限于上海市(主题)和交通线路图(专题),但收集的对象绝不能仅仅着眼于近30年来发行的地图,而必须拓展到20世纪初的老地图上。鉴于老地图的存世量非常少,有些已变得凤毛麟角,因此收集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需要指出的是,地图同样存在着非常好的投资价值,这一点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尤其是那些弥足珍贵的老地图,往往成为一些政府机构、图书馆和有特殊需求的企业寻觅目标,市场价格在近10年中呈扶摇直上的趋势,投资效益非常不错。如上个世纪60年代版的《上海市交通图》,其价格已从10年前的10元飙升到80元; 一本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平装本《上海地图》拍出了4000元的高价; 一幅极其普通的1947年《上海市街道详图》,成交价也达150元。老地图更是炙手可热,像清光绪3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在侵占的地盘上表明势力范围的地图《京城各国暂分界址全图》,居然在前两年的一次拍卖中拍出了4.5万元的高价,让人咋舌。

  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地图,必须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坚决不买粗制滥造的产品,这些地图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赝品或盗版,必须毫不犹豫地摒弃。二是关注发行量的多少和版别,对发行量少的地图需格外留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年代的长短,有时候发行量少的现代版地图,投资价值同样不菲。通常初版的价值相对高些,但再版中如果出现局部变化或发行量特别少的情况,则需另眼相待,不可忽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