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符其实的小鬼,那些80后们,更在今年“名至实归”,从书市斩获大把真金白银。以郭敬明为首,可爱淘(韩)、韩寒等人牢牢把住各家书市的综合畅销榜,2004年,郭敬明的书仅在浙江卖出近8万余册,还不包括由他组编的《岛》等的销量。
2004年,网络写手也进一步回归现实,林小堂《熊猫馆日记》、痞子蔡《亦恕与柯雪》,慕容雪村《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孙睿《活不明白》,何员外《何乐不为》。这些书,都是每本起印10万册以上的。
面对这些小辈“逼宫”,2004年,除了杨绛,很多名人笑得都有点勉强。
追捧名人,还是追捧好书? 在2004年,依然每天有大量的新书被制造出来,同时也有同等数量的新书转眼变成库存。据有关数据表示,在2003年,我国的新书出版与库存量的比率已构成破天荒的1∶1,今年的数据尚在统计中,但据有关业内人士的观察,今年成为一本畅销书所需的时间更短,而所需要的市场兴奋点却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要跻身为街头巷尾流传、盗版跟风盛行的超级畅销书,以前或许只需要在腰封上打上“某某名人推荐”、或者“某某名人最新力作”等标识,便能放心大胆地以10万册、20万册起印。但这样的好日子转眼就结束了,到了2004年就更为明显。 在结束了男女老少人手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计划读书时代,又经历了2003年之前那段空前繁荣,又空前“无书可读”的洗礼之后,2004年,我们的读者已经开始对身处书市的买方市场以及买方心态熟稔有加,并且表现出有理性的选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