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信报的作家面对面活动举办第三期。此次活动延续了前两次作家面对面活动的热烈场面,活动定在王府井书店多功能厅,还没到活动开始的时间就有不少读者在那儿等候了,手里不仅拿着此次刘震云准备签售的新书《一地鸡毛》,还有他以前的作品《手机》、《一腔废话》。
事件
《手机》风波以及名嘴开炮事件渐渐过去,昨天,知名作家刘震云带着新版的中短篇合集《一地鸡毛》再次出现在了媒体记者和公众面前。出生在河南小山村的刘震云把自己的作品比喻为“庄稼”。
此次新版的《一地鸡毛》包含了短篇《塔铺》、中篇《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8个中短篇,其中还收录了《口信》,也就是长篇小说《手机》的第三部分。把这些过去都已经收获了的“老庄稼”重新拾掇拾掇出版,刘震云觉得这事儿实际主要是为了他自己。除了对以往作品成书的保存,刘震云更多地觉得这是一种回顾,“我当时收庄稼(完成写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考虑,新版《一地鸡毛》可以说是对我过去写作的考察,也就是对我的食物链、我的生活的考察。”对之所以收入《口信》,刘震云表示这是他食物链中最后的一个环节,而且是他长篇写作中迄今最满意的部分。
虽然新合集还有《手机》的存在,但是当记者向刘震云提及崔永元炮轰《手机》事件时,刘震云还是打起了太极:“据我观察,这事儿已经过去了,战争已经过去了。”他接着表示:“其实现在这个事儿里面的人都已经‘解甲归田’了,再议论已经收割过的我觉得没什么意义了。”为了转移注意力,不提旧庄稼的刘震云此时又抛出了自己的新庄稼。“今年5月我会开始写我新的长篇小说。”虽然对新庄稼刘震云也绝不提具体内容,但还是向记者透露了一些信息。“这部小说会和过去的完全不一样,我非常有感觉。它会彻底脱离社会场景的联系,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交流将不受生活场景的限制,而语言速度会按照我在《手机》里提过的,按照一天10句来表现,让这部新小说没有废话。”据悉,新小说大约会在明年年底完成。
此外,记者了解到,他中篇中的最爱《温故一九四二》也即将投入拍摄。面对影视触电,刘震云非常坦率:“我觉得影视作品和我没什么关系,影视对作家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加收入。”但他同时表示,影视甚至是新闻类节目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压力。爱看《讲述》一类节目的刘震云说:“现在的影视剧和不少新闻类的口述实录可以说都取代了文学的叙事功能,这对小说写作要求更高了。但我相信,小说带给人的想象空间、独特的语言、微妙的内心变化都是影视不可取代的。”多年坚持清晨6点起床,锻炼1个小时,白天都投入学习、写作,晚上10点半睡觉的规律生活,刘震云笑说:“我这么勤奋,上天一定不会辜负我。”(信报记者李英)
现场
信报培养出“作家追星族”记者在现场也看到了不少熟面孔,他们大多是书生活俱乐部的会员,信报举办的这三次作家面对面活动他们次次不落。荣先生就是其中一个,不光来参加活动,每次提的问题也相当专业。荣先生说他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通过和作家的交流可以使他了解书背后作家创作的过程。荣先生还表示这几次活动请的都是有很大名气的作家,要不是有这样的活动,他这样的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有机会和他们这样近距离地交流的。
小脚变大脚纯属失误一位男读者提出:在《手机》的第86页写到严守一的奶奶是裹小脚的,而在第238页又写她是一双大脚,这样的写法是不是一种艺术加工?听到这个问题,刘震云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个失误。他说在《手机》再版时会改成大脚,他觉得严守一的奶奶是贫穷人家的闺女,要劳动所以不会裹小脚。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提出异议,她说在那个时代妇女不论富人穷人,人人都裹小脚,要不就找不到婆家,她妈妈也裹小脚,所以刚才刘震云的说法是错的。听了老太太的话,刘震云赶紧更正自己刚才的说法。这引得全场一片笑声和掌声。
坦言自己的生活很规律当有读者问他对现在这种生活状态是否满意时,刘震云也显得很矛盾。要说满意是因为现在写作有了名气,使得生活条件不错。他说自己是个努力和自律的人,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更喜欢过安静、自在的生活。“从今天开始两年之内我不会和大众媒体见面了,开始去经营收割自己的下一茬庄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