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亲属写书:是市场的成熟还是无奈

名人出书的热潮还没退去的时候,名人亲属出书的热浪又袭来。作家王蒙夫人崔方蕤的新作《我的先生王蒙》将于3月上市,而此前,刘欢夫人卢璐出版了《嫁给刘欢》,歌星张咪的美国男友丹尼也抛出了《我的性感女友张咪》,著名影星葛优的母亲施文心写的《都赶上了》也举行了首发仪式。同时,歌星雪村的母亲王作勤表示近期正在写一本有关雪村成长的书,名字就叫做《我生雪村》。

    《我的先生王蒙》一书策划人兼责编黎波说:“我们不否认这里面有沾王蒙老师光的成分。这样一个睿智达观的学者,其背后的家庭生活肯定是让人们关注的。”

  《天津日报》文化记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韩晓波在接受采访时说,别说名人亲属,就是名人自己写的都不买。对于名人,我更感兴趣的可能是他们的作品、思想、学术甚至新闻事实等,对名人本身却兴趣不大。

  但韩晓波表示很理解这种现象,因为社会评价一个人不是完全看天分、才华、能力等,社会是一个交换的体系,还要看你能够给别人提供什么他需要的东西,需要的程度有多少,你能够提供多少,按照这个价值体系来说,名人亲属出书的做法又是合理的。的确,名人亲属提供的很多素材是别人所不能提供的。

  北京图书研究所负责人路野则认为,这是出版市场成熟之后的必然表现。他说,名人出书最早是刘晓庆,当年她的自传一个标题就可以卖一百多万元。而在名人出书蜕变成名人亲属出书或名人身边的人来写名人,这恰恰是出版界清醒和理智的表现。

  也有出版界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中国城市出版社副总编辑何玉兴说,从出版社角度看,这首先是激烈竞争下的无奈。有限的名人资源早已被五马分尸,自己写了,记者写了,作家写了,由名人亲属写书是新角度,自然也是新卖点。同时,也反映了出版社选题开发创新能力的萎缩、责任感的泯灭和经营上的短视。

  他说,我认为这样的书还是少一点好。不过也不用担心,女友卖了,老婆卖了,老公卖了,儿子卖了,孙子还小,还卖什么?过不了多久,就臭街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