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 远离禽流感

春节前后,一场禽流感的风暴席卷了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海南汇最近也发现了禽流感疑似病例,尽管禽流感并未在本市人群中有引发感染迹象,但如同防治非典一样,防治禽流感最首要的也是管好自己,至少要做到以下五个“不要”。
   不要与活禽“亲密接触”
  首先,市民应尽量不跟候鸟、活禽接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存活很久,比如在禽的粪便中,它能够存活105天,在羽毛中间能存活18天,所以接触病禽者感染的机会要大得多。因此,接触禽类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儿童尤应避免与活禽接触。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在摸过鸡蛋或者生冷禽类制品后洗手的习惯。
   不要自行宰杀禽类产品
  鉴于目前有禽流感疫情存在,市民不要自行宰杀禽类食用,因为直接接触患病家禽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就有可能感染上禽流感。如果市民需食用禽类肉品,应到正规大卖场和商业网点采购经检疫过包装好的禽肉,可以向营业员索取相关检验检疫证明。
   不要生食禽肉
  在厨房中要将生熟分开,牢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尤其是其血液制品,一定要烧熟才吃,因为禽流感病毒对烧碱、醛类、氧化剂类等消毒剂,高温及紫外线都很敏感,在56摄氏度时加热30分钟,60摄氏度时加热10分钟,70摄氏度时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专家认为,为安全着想,煮蛋前需先清洁蛋壳,避免沾染病鸡粪便,然后再把蛋煮熟才食用,半生熟的鸡蛋也是少吃为妙。市民养鸽、养鸟者,必须加强对鸽、鸟笼的消毒,遛鸟和喂鸟后必须用消毒肥皂洗手。
   不要轻视重感冒
  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罕见的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若病人咳嗽、喉咙痛、流鼻水,而且症状在短时间内加重,并有发烧、周身骨痛、肌肉疼痛或转变成肺炎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不要去疫区旅游
    由于目前还没有禽流感的有效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因此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旅游者应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因为目前仍未找到禽流感的病毒源,也不知病毒的真正传播途径以及会否由禽畜传给人类,或者再由人传人。
  另外,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同时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还要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专业养殖人员、禽类屠宰销售人员等是禽流感的职业密切接触人群,这部分人群的个人防护尤其要重视。
     何为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是引起鸡、鸭、鹅、火鸡、鸽子等禽类发病。可引起从轻微的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禽流感是真性鸡瘟,与伪鸡瘟相比,禽流感的发病几率较低,属于区域性疾病,而伪鸡瘟的发病范围更大,且容易经常发生,但伪鸡瘟的病毒不会传染给人,也不会演变为人畜共患。
     人得了禽流有哪些症状?
    人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