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去世(1207年10月3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是南宋时代一位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词人。他出生时,正是民族英雄岳飞被赵构、秦桧一伙杀害的前两年。公元1127年,金兵一举攻取开封,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愤怒的中原百姓终于在1161年纷纷起义抗金。年仅22岁的辛弃疾聚集2000人投入农民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被任命为义军“掌书记”,共同领导义军。
  为了击破金统治者对义军的诱降和进剿,更有效地打击金兵,耿京听从了辛弃疾的联系南宋协同抗金的建议,派他为代表到南宋去洽谈。辛弃疾圆满地完成任务后,在返回的途中得知了耿京被叛徒张国安杀害的消息,立即带人飞驰张国安所在的金兵大营,活捉了叛徒张国安,并且号召耿京旧部上万士兵反正。这时的辛弃疾年仅23岁。他的英勇行为不仅打击了金人,更鼓舞了人民抗金的信心。
  辛弃疾南归后,向宋孝宗进《美芹十论》。由于投降派的极力反对,英明果断的《十论》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辛弃疾毫不气馁,不久又向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内容和《十论》基本一致,但他这次却尖锐地指出:打击敌人,恢复国土,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业,不是皇帝或宰相的私事,应当上下一心共同参加。《九议》和《十论》的命运一样,辛弃疾的爱国热情、战斗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没有得到理解和重视。
  1181年,主和派对辛弃疾的抗金行动和要求予以诽谤,于是辛弃疾被逐出朝廷,弃置不用达20年之久。这期间是他词作的盛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造成了他豪放而深沉的词风。他的词绝大部分是反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意志和对投降派偏安误国的痛恨,这就集中地表现了当时人民反抗民族压迫、渴求统一的愿望和要求,成为几百年来一直振奋鼓舞人民爱国精神的名作。
  辛弃疾64岁时,南宋大臣韩氏想进军中原建功立业,曾起用辛弃疾做镇江知府。辛弃疾也想借机会实现抗金夙愿。谁知这一切都没有如愿以偿。1207年10月3日,辛弃疾便含恨去世,死时68岁。据《济南府志》载,他临死时还大呼“杀贼!杀贼!”抗金决心至死不渝!

推荐阅读
    《辛弃疾词集
    《辛弃疾词选评
    《辛弃疾选集
    《辛弃疾稼轩词写意》    

延伸阅读
    《辛弃疾》,张鸣/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全传》,阎海清/著,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辛弃疾》,李世中、王海波/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辛弃疾》,(宋)辛弃疾/著,杨燕/选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辛弃疾评传》,巩本栋/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铁血词魂辛弃疾》,房文斋/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
    《词中之龙辛弃疾:〈稼轩词〉导读》,李宗为/编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辛弃疾词选》,(宋)辛弃疾/著,朱德才/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辛弃疾全词索引及校勘》,林淑华/编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辛弃疾全集》,(宋)辛弃疾/著,徐汉明/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8。
    《辛弃疾的故事》,邓其德/编著,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李清照辛弃疾研究论文集》,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济南“二安”纪念馆筹备处/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辛弃疾词赏析》,石恒昌、王贵福/选析,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9。
    《辛弃疾词心探微》,刘扬忠/著,济南:齐鲁书社,1990.2。
    《辛弃疾及其作品》,喻朝刚/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3。
    《辛弃疾词传》,钟铭钧/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辛弃疾论丛》,刘乃昌/著,上海:齐鲁书社,1979。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