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叛逆天后,今日的贤妻良母麦当娜要写童话故事的消息也令许多出版社激动不已。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到版权再说。今年3月,英国企鹅出版集团一口气签下麦当娜将写的五本童话。然而,企鹅这次很可能马失前蹄。9月15日,麦当娜童话系列第一部《英伦玫瑰》在全球100个国家上市,出版商在美国还印了75万册。然而市场的反应却极其平淡。在该书上市第一周仅卖出8270本,书评人认为,麦当娜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出版社也高估了她的市场号召力,《英伦玫瑰》太注重道德说教,具有宗教色彩。有了这个教训,企鹅集团索性加快了出版速度,原定明年出版的第二集《豆豆老师的苹果》也被提前到今年11月出版。剩下的三部命运恐怕就不那么乐观了。
无论是哈利·波特还是希拉里、麦当娜,这些书之所以引起轰动全在于过去的知名度带来的品牌效应,而本年度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丹·布朗写的惊险小说《达芬奇的密码》。该书自今年3月出版以后,火箭般窜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直到今年年终,仍占据着小说类冠军的宝座。毫无疑问,这是本年度美国最受欢迎的小说。有意思的是,这样一本融考古、推理、符号学、历史为一体的通俗小说,受到了书评家、读者的一致赞扬,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丹·布朗因此成为本年度美国文学创作界杀出的最大一匹“黑马”。
英美“互换”文学奖得主 英美两国,隔海相望,同根同文。每年,两国都有不少文学奖项,不断产生新的获奖者,刺激销售。今年的各种文学奖中出现了各种有趣的现象。
一个现象就是几个美国作家跑到英国去拿奖,而英国作家也在美国得了奖。在文学艺术方面,英国人历来瞧不大起美国人。但是,他们对美国来的英国女婿比尔·布莱森却情有独钟。这个美国最受欢迎的幽默游记作家在伦敦结婚生子,八十年代在《泰晤士报》任职,在英国生活了二十多年,1995年,他出版了代表作《哈!小不列颠》后回到美国,令无数英国读者怀念不已。今年,不但他的这本书被英国人选为“最能表现当代英国人精神的著作”,他本人还于9月被任命为半官方的英国遗产专员。
另一个幽默的美国作家迈克尔·摩尔也深受英国人喜爱。他是好莱坞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以《科伦拜恩中学的保龄》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在领奖时,他说:“我们生活在虚假的时代里。在这个时代,我们得到的是虚假的选举结果,我们选出了虚假的总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一个人找到一个虚假的理由把我们带入了战争。……布什先生,我们为你感到羞耻,为你感到羞耻啊!……”这种旗帜鲜明的反战态度在英国大得人心。今年2月,他讽刺布什等白人保守派的非虚构畅销书《愚蠢的白人》就赢得了英国图书奖中的“年度图书”大奖。 与布克奖等由专家评选的文学奖不同,“英国图书奖”是一个出版界的业内奖项,获奖图书不仅要有足够的水平,公众影响力和销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指标。今年的英国书奖已是第14届,以往通常由出版界选出150余名代表投票决定,但本届书奖更多地强调了读者参与,其中有8个奖项由读者通过电话投票决出。
英国作家、布克奖得主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Atonement)被很多人认为是去年英国出版的最好的长篇小说,然而,它在进入英国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的决选名单之后都最终无缘得奖,许多英国读者深表同情,大骂评委有眼无珠。今年,该书在美国出版,立刻引起美国文学界注意。今年2月,美国750位知名的图书编辑和书评家投票,把美国书评奖颁给麦克尤恩的《赎罪》,对他来说也算在异乡找到了知音和安慰。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布克奖。这个英国和英联邦国家最高文学奖项自去年由曼金融财团赞助后,评奖的方向开始转变。去年评委会主席丽莎·扎丁就说新的赞助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他们从此将避开那些被称为“自负、炫耀和装腔作势的小说”,而是在更趋于大众化的小说中作出选择。果然,继去年默默无闻的加拿大作家扬·马泰尔一本故事性极强的小说《小皮的故事》获奖后,今年布克奖又杀出一批黑马,神秘的澳大利亚人DBC·皮埃尔以一部处女作小说《弗农·上帝·雷特尔》最终获奖。英国媒体评论说,这是布克奖有史以来最古怪、最富争议的获奖者。DBC·皮埃尔曾是个骗子、赌徒,他年轻时曾经诈骗过一个信任他的老人,使老人无家可归。后来DBC·皮埃尔把自己的经历融合美国中学枪杀事件写成小说《弗农·上帝·雷特尔》,一举成名。这两届布克奖确实印证了当初丽莎·扎丁“更趋于大众化的小说”的断言。是利是弊,恐怕还得留待时间的证明。
|